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

ID:3112944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6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_第1页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_第2页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_第3页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_第4页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感受爱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在于他们把某个学生教到何种高度,而在于他们把一班的学生教到何种高度,甚至把一代学生教到何种高度。  ――摘记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老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勇气来面对陌生的一切。因此,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是每一位教师推卸不掉的责任和义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讲人有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与保障之后,人会自动升入

2、高一层次的需要。健康的心理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即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在学生阶段这三种需要最为突出。作为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学生已不纯粹是学习的机器,他们看重的还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信,存在感,社会认同感,人际关系等。长期以来,由于升学竞争的压力使我们的教育忽视了这些生命原发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重新审定凸显了对学生生命完整性的重视。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应是当今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全人教育”5是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成员,他们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

3、体投入到社会中来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超越狭隘单一的学生认知性生存观念,以一种更全面的理念来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成长。真正有效的班级管理应协调学生在知识、能力、个体心理、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所受的影响,将培养一个有智慧的健康发展的社会人作为班主任管理的终极目标。任何忽略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做法都将造成学生人性的异化,最终导致与社会脱节,成为一个无作为人。  全人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是真爱。这里强调“真”字。爱心是教育界永远不变的话题。有爱心就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曾经看过一组调查资料,有关部门对五所

4、学校的120名教师进行问卷,其中有一道题是:“你热爱学生吗?”百分之九十的教师回答:“爱”;然后又对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问卷调查,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与百分之九十的巨大反差说明了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教师能拿出对自己孩子十分之一的爱给学生,就能解决许多教育问题。教育名家斯霞、李吉林、魏书生等都是由爱学生而生发了大智慧,创造了教育奇迹。因此,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大前提,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底色,能助推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班主任是学

5、生的精神领袖,具体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呢?从以下几个细节入手,能产生积极的暗示,让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  第一、注意自己的体态语。5  1.时刻微笑。微笑是一种面部表情语,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非凡的教育功能。尤其是班主任,无论有多么不愉快,在学生面前时刻保持亲切自然的微笑,是班主任真诚爱心,宽阔胸怀和良好素质的综合表现,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接受心境,为接受在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目光接触。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时眼睛不要游移,要专注学生的眼睛,要流露真诚,让学生读懂你的

6、心意,宽容、期待、赞赏、提醒甚至批评,不管是哪一种学生都乐于接受,有时目光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3.变换称呼。称呼整体时用“同学们”而不用“你们”,用词不同,感情色彩也不同。称呼个体时,正式场合直呼其名,非正式场合只称名,有时喊一喊雅号也未尝不可,如“小调皮”“小奥特”等,易于拉近师生距离。另外,西方国家虽然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待人有礼貌,尊重长辈,但对长辈的称呼不是很看重,因此,班主任不妨尝试改变这个思维定式,营造平等民主气氛。  4.背后表扬。班主任与在场的学生交谈中表扬不在场的学生,被赞扬的学生知道后,更能感受到老

7、师对他的关注、信任和爱,同时也极易感染在场的学生,产生教育感染力。  5.语调轻松。班主任日常语调和语速要平稳适度,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学生的情绪稳定。本来学生见到老师就紧张,如果把握不住语调和语速,会使学生产生窘迫感,亲切和蔼的形象也打了折扣。  6.主动搭讪。班主任应放下姿态,看见学生过来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学生会认为你谦虚,没架子,显得平等亲切,就愿意主动接近你,为打开工作局面大有裨益。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5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班主任在日

8、常管理中应做到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正常情绪和逆反情绪,既要关注学生个体情绪,又要关注整体情绪,顾“点”还要顾“面”,科学分析班级情绪变化的缘由,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排除憎恨、忧虑、恐惧等情绪垃圾,带领学生充分体验和谐、温馨、团结、友爱的积极情绪,创设健康的集体情绪环境。  第三、让学生说了算。  学生作为一个教育对象,始终被动地处在可塑性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