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ID:31148216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_第1页
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_第2页
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_第3页
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摘要:近年来,历史高考选择题已由只注重对知识的考查,改为侧重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这就使选择题的考查功能加大,其难度也加大了。因此,我们在攻克这个题型时,除必要的训练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  方法。  关键词:高考;选择题;解题方法  1.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查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缩小选择范围。排除过程中可排除正确的或错误的,与题干无关的,说法绝对的,还可以排除选项自相矛盾的等,直到确定正确选项。  例1: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

2、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  此题御史大夫、刺史是监察官,节度使是地方军镇,三者均与宰相军权无关,可以排除,从而得出正确的选项D。  2.背景法:历史事件均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例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周礼B.和谐的人际关系4  C.礼貌待人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此题主要考学生对“克己复礼为仁”的理解,分析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时期,以及他是没落的贵族,就可得出答案A。  3.定量法:就是对历史事

3、件在什么时空间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如果题干提供的是政治方面的事件,而选项中其他方面的内容就可以排除,如果四个选项都正确,一般选择范围最大的。  例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此题的量度界定就是必须符合明代和清代,同时是两个机构的共同之处,因此可以排除ABD。  4.理论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辩证关系原理,阶级分析法等

4、基本理论来答题。  例4: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主要说明了()  A.商品经济发展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C.专制主义强化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 4 此题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答案便可得出为A。  5.因果法:有类选择题侧重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因此做这类题,要正确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例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

5、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此题要明确因果关系,弄清命题意图。注意区别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区分完毕答案也就得出为C。  6.论从史出法:新情境材料型选择题,考查考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必须采用论从史出法。  例6: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

6、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4  此题解题关键点在“1913年”“某革命党人”老农“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我非中华民国人”等有效信息的限定,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答案为C。  总之,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类型千变万化,而解读选择题的方法也绝不能一蹴而就。随着高考历史命题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解读选择题的方法也要不断的改进,绝不能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杜浩波.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发展趋势和解题方法.教学与管理,1996(2)

7、.  [2]吴士雄.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分类例说.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区阳光高中)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