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

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

ID:31168390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_第1页
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_第2页
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_第3页
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_第4页
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张载教育思想的两重性  【内容提要】张载的教育观,正是其哲学思想在教育问题上的反映。他的哲学思想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其"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和辩证的"两端"说,又有其唯心的人性论和认识论,所以,他的教育观也便存在着这种两重性的矛盾。  【关键词】气一元论变化气质之说人性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G641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3009Z)资助7  作为理学家,张载的"道"、"理"观念和当时的程颢、程颐以及后来的朱熹等正统理学家的"道"、"理"观念有所不同。张载把"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论证了

2、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他把这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称作"道"或"理","由气化有道之名。"(《正蒙太和》)"运于无形之谓道。"(《正蒙天道》)"循天下之理之谓道"。(《正蒙至当》)显然,他所谓的道或理,不是指精神意识范畴的理念或伦理道德,而是指物质"气化"的过程及其规律。所以他说:"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万物皆有理","理不在人,皆在物"(《张子语录》)。从张载的理论体系看,他主张

3、物是第一性的,道是气之道,道不离气;理是物之理,理寓于物。也就是说,离开了客观事物,道和理是不存在的。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对张载的"理"有更为明确的阐释:"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者,天之所以必然也"。这是说张载的所谓道和理,是指客观事物固有的、必然的规律。  张载的教育观,正是基于他这种唯物的宇宙观。张载论学,多有"适道"、"循理"之说。他说:"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志道则进据者不止"(《正蒙中正》)他认为有志于学、通过学,便可以认识和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唯其如此,方可进而不止。"惟知学然后能勉,能

4、勉然后日进而不息可期矣。"(《正蒙中正》)这就以唯物的观点揭示了"学"的本质意义。就"教"而言,宋明理学家多以"教以明理"为号召。至于明什么理,怎样明理,却有唯物、唯心的分野。张载的观点是"即其固然而研穷以求其至极则理明"(《张子正蒙注》)这是说深入研求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就会明白事理。所以,张载有"事豫则立,必有教以先之"(《正蒙中正》)的论断,即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了,把握了,就可循其事理立身处事。而要能如此,"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这就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了"教"的本质意义。  学和教是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从上述

5、关于张载学和教的观点的简析,便可看出他教育观点的唯物主义性质。7  张载的教育观在当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本身就是对程颐"心是理,理是心"而学在"主敬""穷理"的唯心主义教育观的批判。正因如此,张载及其关学人物,在教学和其他社会实践上主张"贵于有用",倡导"躬行""实学"之风,反对崇尚空谈的时弊。所以他不仅重视经学的教学、研究和道德教育,而且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对天文、历算有很深的研究。晚年,在他的《正蒙》一书中,肯定了地球运动的"地动"学说。《正蒙参两篇》几乎通篇论述的是天文学问题,他的"气化"学说中涉及了许多物理

6、学问题及其知识。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显示出张载思想和学术观点的先进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张载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主张和原则,反映出他进步的教育观。  他强调"见闻之知",强调"笃行"、"人为"。他认为"见而识其善而未果于行,愈于不知者尔"(《正蒙中正》),所以他说:"闻始行,好学之徒也"。(《正蒙中正》),可见张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了学与行,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这正是他所坚持的一条不同于当时其他理学家的重要教学原则。在他看来,即便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

7、。。。盖圣人成能,所以异于天地"。(《易说系辞上》)至于一般学者,更应"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正蒙诚明》),不息的学习,不懈的实践,应当"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息存"(《正蒙有德》)。他自己一生于学习研究、教育教学便是这样坚持实践的。  他认为学者"穷理"则必须"顺理","精义"则必须"徙义",要像自然那样运行不息地笃行义理。如果穷理、精义而不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努力实践,即是无知,也就是不智。所以他说:"将穷理而不顺理,将精义而不徙义,欲资深且习察,吾不知其智也。行之笃者,敦笃云乎哉?如天

8、道不已而然,笃之至也。"(《正蒙中正》)7  张载的宇宙观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有辩证的因素。他认为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动因在于事物自身矛盾对立(阴、阳)的斗争,而不在于外力和人意。这就是他"一物两体"、"动非自外"的光辉命题。他指出:"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这是说宇宙间的日月星辰等星球的运动圜转,是因为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