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社会思想

张载的社会思想

ID:39251296

大小:399.3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28

张载的社会思想_第1页
张载的社会思想_第2页
张载的社会思想_第3页
张载的社会思想_第4页
张载的社会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载的社会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十一章张载的社会思想北宋中期,思想界有三个主要学派,即王安石的“新学”、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由此便可知张载之思想学说的地位和知名度了。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陕西人,人称横渠先生。张载是我国宋代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也是有代表性的理学家,张载和他的弟子多系陕西关中人,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关学被认为是宋代道学的四大学派之一。第一节论人性对人性问题的解释是人们选择制定社会整合方案的重要前提之一。现代行为科学注重人性,是为了进行企业人事管理或社会管理,同样,中国古代思想家注重人性问题研究,其目的也是为了调适社会生活秩序,张

2、载对人性问题十分重视。张载认为,人具备“天地之性”,而且人的天地之性是至善的,同时,人们又具备“气质之性”,它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两重人性,作为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君子”,应当善于自我反省,从而清除自己的“气质之性”而保存“天地之性”。一、关于“气质之性”张载指出,所谓气质之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性。第二,气质之性是人和物都各自具备的属性。第三,气质之性可以通过学习社会规范而改变。二、关于“天地之性”张载指出,天地之性是一般人们所不具备的圣人之性,其特点如下:第一,天地之性是永恒的,它不受人的生死的影响

3、。第二,天地之性是至善的。第三,天地之性是“浩然道德之气”、“天理”、“天秩”的体现。在这里,张载把当时社会统治阶级认可的社会规范作为天地之性的实质内容了。三、关于“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关系张载认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既有区别,又相统一,人人都有双重人性。张载人性论的目的也在于使人们对生活欲望实行自我控制,而按即定的社会规范行事,从而有利于稳定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所以其人性论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特别重视。第二节论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历代社会思想家论述社会规范者不乏其人,而从朴素的唯物论出发,且又把正常生活秩序解释为“天秩”,把社会规范解释为“天理”

4、者,张载为第一人。一、论“天序”、“天秩”与“天礼”、“天理”张载认为,自然界中一切的生物都是在气的聚散中形成的,“根于天”者为动物,“根于地”者为植物,因而就形成了天然的秩序。他说:“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大小、高下相关而相形焉,是谓天秩。”张载认为,普遍永恒的社会行为规范(“天礼”)是普遍永恒的道德原则(“天理”)的体现。对于张载的这种理论,我们的看法是:第一,他的这一理论体系基于其“万物一气”的世界观,把自然界的生之先后,形之高下、大小的天然秩序用于对社会生活秩序机制的解释,是唯物主义的,但并不是科学的。第二,张载把封建地主阶级维系人与人之间尊

5、卑贵贱等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说成是“自然而有”的“天地之礼”,人们只能“顺之而已”,这显然是一种偏见,值得批判。第三,在张载的这一思想体系中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的气魄。二、论具体的社会规范张载论述了具体的社会规范问题,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关系张载认为,仁、义、礼、智、信即是天理的主要内容。五常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互相依存的关系,而其核心是“仁”,智和信则是实现仁、义、礼的保证。第二,论“礼”与“诚”人们要成就于礼,还须有“诚”作前提,礼和诚必须兼而修之,才能成就其身。三、论社会控制张载设计了一套

6、完整的社会规范的同时,还惟恐有人产生越轨行为,所以又提出了有关社会控制的理论。他认为,在社会规范之外,还需利用鬼神及肉刑控制人们的行为。在鬼神的问题上,张载承认了鬼神的存在,并认为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此外,张载还主张恢复肉刑。第三节论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准则张载关于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准则的思想是对其社会规范理论的具体化。一、关于处世态度张载认为,人们处世当以仁人君子为楷模。首先,他认为君子处世要寡欲。其次,他认为君子处世应当“无所争”。再次,他认为君子处世,有“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二、关于社会交往准则张载认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礼”

7、,即社会规范。首先,他认为人们需加强个人修养,按社会规范的要求,使“心正”而“公平”。其次,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对人“恭”、“敬”。再次,与人交游当以相辅成仁为宗旨。第四节论社会治理张载的社会治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张载认为,治理社会的宗旨在于“利民”、“足民”。第二,张载认为,欲治理社会,当恢复井田制。第三,张载认为,欲治理社会,还必须恢复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主张恢复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的一系列方案都是不可取的。第五节理想社会构想张载对理想社会的构想,集中地反映在《正蒙·乾称》篇,考察张载的上述思想及有关论述,可见,张载的理想社会有以

8、下特点:第一,儒家社会思想的传统不大注意社会的经济生活,而善于从社会关系方面着眼设计理想社会,张载继承了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