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

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

ID:31168614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_第1页
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_第2页
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_第3页
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_第4页
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  很多学生曾告诉我,高考语文试题最让他们纠结的,作文之外便是古诗鉴赏,既怕读不懂,又不知道该怎么答才能拿个好分数。我深以为然。在现代读者和古诗词之间本就隔着“三座大山”:文言之深、古今之别、诗歌之博大与幽缈。区区青年未及弱冠,在高考考场没有资料依傍,几凭“裸读”便须“鉴赏”,且片刻即要以精要语言多角度回答多方面的问题,确是“关山难越”,让人平起失路之悲。本文以2013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醉眠》为例,试从学生的角度,一探高考诗歌鉴赏之艰难险阻,并力图辟出解决问题之道。  任何鉴赏都要先读懂文本“写了什么”,其次再探究“怎么写的”,最后才能品鉴

2、其“优劣所在”,高考古诗词鉴赏过程亦莫能外。考场上,学生徒手翻越“三座大山”的过程是充满了艰辛和风险的,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误读误解。  第一座山名叫“文言”,山上嶙峋怪石包括不认识不懂意思的字,各种或活用或古今异义的词,或倒装或省略的句式等等。考虑到文言文阅读部分已有考察,命题者一般会在这个方面“高抬贵手”,或在选诗时力避生僻字词,或在诗末略加注释。今年江苏语文高考卷所选宋人唐庚的五律《醉眠》,诗风古朴,语言“简淡”,可能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试看这首诗:  醉眠  唐庚7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

3、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但学生要读懂“簟”为“竹席”之意,“便”为“安适”之意(据《说文》:便,安也。),“醉”用了使动用法,“世味”为“俗世之滋味”,“拈笔”为“提笔写作”等等,还是要费一番思量的。古文功底薄一点的同学,一路走来恐难免心惊胆战。特别是“便”解释为“安适”,在他们的阅读经验中是罕见的。  第二座山名为“古今之别”,包括文化之别、地理之别、社会风尚之别等。试分析《醉眠》首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写的是山中幽静让人觉得日长如小年,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别有洞天。学生很容易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寂寞之感,认为诗人处于一

4、种郁郁无聊的精神状态。事实上在传统诗文中,“静而觉日长”亦可作可喜之事来看,因为静可养生。唐庚在其《古砚铭》中就曾自言:“吾于是而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惟其然,是以能永年。”其实持这种看法的古人并不罕见,最典型的恐要数苏东坡了,其诗《司命宫杨道士息轩》云:“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学生若将第一联误读,又未从第二联承接之语“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中扳回印象,“则殆矣”。至第三联“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恐只见“世味门常掩”之苦闷,难悟“时光簟已便”之恬然了。7  前面两座大山虽高大险要却毕竟有枝可攀,有路可循,至三座山即“诗歌之博

5、大与幽缈”则“云深不知处”矣。古典诗词是汉语之精粹,精深处不免让人起高山仰止之叹。  首先,古诗词的语言是不同于散文语言的陌生化、艺术化的语言,它常通过省略、倒装等方法来使语言凝炼、跳跃、曲折,读者将其“还原”的过程充满挑战。而学生又往往用读现代散文的习惯来读古诗词,目光以双音节为单位很快地“滑”过句子,心中不能对其一字一句细细品味,读不懂就是自然的了。比如颈联从文言语法的角度看并没有省略,但“世味”与“门常掩”,“时光”与“簟已便”之间却有了较大的语意跳跃,这是诗歌语言特质使然。学生作必要补充才能读懂此句含义:“(因为)(厌弃)俗世滋味(所以)常常闭门度日,(感到)(

6、夏日酒醉后的)时光有竹席消磨就已是很安适了。”  其次,古诗词还常常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增加内涵和韵味,有时还会造成言此意彼的效果。《醉眠》一诗除比喻外,还用了两个典故,解读典故对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价值。“小年”出自《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忘筌”一词源于《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个典故均出自《庄子》,很明显唐庚受到了老庄思想较深的影响。“忘筌”即“忘言”,尾联似乎是在写诗人对自己不能用语言捕捉醉梦中的灵感而有失落之感。其实虽“忘言”7而意已得,表达的实是诗人对自己本真的生活状态的

7、怡然自适之感。理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作为律诗的结句,它是对全诗情感的收缩,应与诗歌首联、颔联表达的主旨和情感一致。综上所述,虽从“世味门常掩”确可读出唐庚遭受贬谪之隐痛,但从全诗看,诗人乃通过描写自己在初夏之时随心惬意的日常生活起居,表达了一种对真率自然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的整体心境是旷达而悠然的。全诗的意境与主旨类似陶潜《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从这首诗也可看出唐庚对陶潜自由人格的向往。  这个结论可能会出于学生意外,因为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