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通融性

“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通融性

ID:3117016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通融性_第1页
“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通融性_第2页
“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通融性_第3页
“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通融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通融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通融性  摘要:在中国美学的研究领域,大都将美学与艺术划分到一个层次,其结果使得美学的研究范围狭窄化,将许多本可以归入进美学视野的内容排斥在了美学的大门之外。本文试将美学提升至精神哲学的高度进而探索与明代的“阳明心学”之间所存在的共通性。  关键词:阳明心学美学审美  一、美学的内在品格  康德将美学定义为是研究沟通现象世界与道德本体之间内在联系的判断力。其在1790年所发表的《判断力批判》一文建立起了西方唯心主义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与《纯粹理性批判》以及《实践理性批判》并列,并在当中作为沟通两者的桥梁存在于总的哲学框架之中。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旨在解决认识

2、与伦理、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体、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对立,他把解决这一对立的方法与途径归纳成人所具备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即“判断力”,而研究这一特殊心理功能的精神哲学即是美学。因此,美学得以成为沟通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中介,审美亦成为了人由必然通向自由的中介。  席勒把审美视作自由的象征,同时亦是实现自由唯一的途径和中介。他预先设定了人性存在着的两种冲动,即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前者受到感性本能欲望的支配,后者则是受理性规范的支配,在这两种冲动面前的人都是不自由的,所以人性还存在第三种冲动,那便是“4游戏冲动”,在这样的冲动下,人不仅摆脱了感性本能的控制,亦消解掉了来自理性规范的压

3、迫,进而达至真正的自由。而美学正是研究这种“游戏冲动”的精神哲学,因此,美学是研究人性自由以及实现人性自由途径的精神哲学。  虽然自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美学开始走往科学实证、注重审美体验及艺术实践的方向,但是就总体上而言美学并未失去其作为精神哲学的本质精神。人文主义美学依旧将审美视为解决自由和必然、思维及存在、主体和客体相对立这一系列终极问题的必然途径,把美学当作沟通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桥梁;科学主义美学同样将审美视为解决自由与必然、思维及存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和谐统一的必要手段,把美学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有效地成就人的实践目的的科学。尽管上述两者在注重哲学思辨还是科学实证

4、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在对美学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关系上所具备的精神哲学品性,在实现人的自由这一基本原则的认识上是大致相通的。因此,精神哲学是美学最为基本的品格,它的主旨即是通过协调人与对象的主客关系来达到人的精神自由;其研究的对象大都是感性的,虽然将艺术作为其主要的内容但却不限于狭义的艺术之中,其研究的方式大都是理性的,是通过理性的方式来对感性的对象发出精神哲学的反思。4  中国的美学学科是由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从西方引进。从精神意识形态的层面来看,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差异,中西方美学之间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美学作为一种全球性的

5、学科和理论,从它质的规定性上看来,中西方美学又是相通的。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时,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其作为一种精神哲学进行梳理。  二、“阳明心学”与美学的内在关联  心学有着悠长的历史渊源,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曾提出“尽心知性知天”以及心性之“充实为美”,而这些观点早已进入到了美学的范畴之中,它在拥有了心性美学主体性原则的同时,更为心性的道德体验通向审美提供了依据,从而形成了以“良知”、“良能”作为这种审美体验的内在本体,以“尽心”、“养性”为这种审美体验的外在工夫的心性哲学体系。  在宋代初期的理学之中也,不论是周敦颐所提及的“诚”及“孔颜乐处”,亦或是张载的“大心”说、以

6、及他论及《西铭》时所谈到的“民胞物与”、“性帅天地”,又或是程颢的“识仁”说以及他“浑然与物同体”、“体之而乐”的人生境界,它们都是从心性的本体和天地万物之间内在的合一以及人生境界和宇宙规律之间一体贯通的角度出发,高扬了心性美学的本体与工夫智慧。  宋明心学的奠基者陆九渊更是提出了“吾心便是宇宙”以及“心理悟融,出于自得”等一系列关于本心意识和直觉体验的论述,他的这些论述从本心智慧出发达到了对庸常意识及物欲杂念的超越。本心的内在境界最为突出的是其超越性、自得性,而不仅仅只是现实的、道德的,它既存在着伦理的至善与崇高,亦同时拥有着审美的愉悦和自由。正是由于道德与审美在“本心”之中有了

7、某种内在的融合,进而使得道德本体在“本心”的催化下得到了某种自由通达的释放,并成为审美的可能。  从本体论上而言,“阳明心学”的心本体突出的体现了绝对与此在、理性与感性、共在伦理与个体情感的融合。它关于“心外无物”、“4心物同体”的认知以及“良知灵觉”、“与物无对”的看法可以推导出以心物一体、良知为本的美学,继而得出存在世界的良知澄明即是美的结论。从工夫论上看,“阳明心学”关于“致良知”的工夫是一种身心俱会的直觉生命体验,它不拘泥于义理文字,不执著于现有规范,是直接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