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

ID:31181827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_第1页
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_第2页
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  【关键词】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33-01  写作是中小学生运用母语进行表述、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强调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生活,并通过真实自然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而要开展好作文的教学,就需要让学生真正地贴近生活现

2、实,有自身的真情实感。“作文先导式”的教学就是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避免了以往命题作文教学的局限性,教师以更加开放的形式来进行作文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实现科学化的教学。  一、对于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认识3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中,通常的模式就是教师布置好写作的题目,进而要求学生按照作文的相关规定进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写的作文往往较为呆板,不够灵活,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作文先导式的教学则改变了以往作文教学的一些弊端,它不再是单纯的命题作文,而是增加了事先交流和体验的环节。随着当

3、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学校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更加体现这一点,教师要积极地构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某一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进而加深对写作的理解。  除此之外,作文先导式教学的过程也是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开展语文教学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写作文、说作文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语文教学知识,例如拼音以及词句等,在作文的体验式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这样,还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对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作文先导式教学的方式  (一)以情景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 

4、 实现作文先导式的教学,重在让学生产生一种体验,并在体验中进行交流和总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应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按照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安排进行选择,挑选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然后开展对话式的课文表达,这样一来,在讲课文、说课文的时候就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加学生对文章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让学生进行写作,他们就会有自己写作的角度和思考。  (二)通过阅读拓展的方式让学生增加对作文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

5、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按照划定的一些主题来进行课外阅读拓展,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学习,了解其写作的要点,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来激发自己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写作。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一些例文进行解读和分析,着重分析其主要的思路以及写作的表达技巧等。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而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站在文章作者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看看其主要是怎样进行表达的,从而了解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获得有效的提升。  

6、(三)开展作文评议,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  课堂的教学,交流是关键的环节,对于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来说也是这样,交流才会有碰撞,才会激起一些新的思考,出现一些好的想法。所以,开展师生的交流是作文先导式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此,教师可以就某一写作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以自身的经历来进行阐述,这样就让作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指出学生想法中的一些误区,同时帮助他们进行拓展思考,实现师生间的和谐交流。  总之,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作为重要的引导者,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的模式,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  (责编黄鸿业)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