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培养

ID:31182289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培养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培养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培养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培养  摘要:习近平同志指出:全社会要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可以浇灭学生的创新之火花。为此,笔者从提高学生质疑能力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8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逐步调整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摒弃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但可能是习惯所致,针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有许多教师

2、不能足够重视。  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毋庸质疑,还应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所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疑而能问”呢?  首先应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传统的课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老师也尽力维护自己的权威,课堂纪律显得呆板。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老师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当学生答错问题时,这是正常现象,老师不应轻易批评指责,要从正面引导学生。经常使用“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一定能回答好,你能行!”4等激励学生干劲的语言,或者肯定学生长处,委婉真切地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当学生在课堂违反纪律时,老师要多一些宽容、爱心和耐心,给学生创造改正过错的机会。只有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

3、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想问”。教师备课时深研课标教科书,授课时却要留有余地,不能只顾自己一吐为快,把问题全部问完。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提问的时间,这样才可能“想问”。  显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首先应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一、激发质疑  1、先质疑后自学。自学前,让学生针对教科书提出自己感兴趣、有疑问、不理解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书并尝试解决。  2、把质疑布置成作业,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限于时间、理解的考虑可能比较肤浅,把质疑布置成作业,在忽略课堂教学的正式场景之外,创设质

4、疑环境。另外,对一些学生来说,当面向老师发问可能没有勇气,把质疑布置成作业就少有这方面的顾虑,这种做法给学生当面提问铺设了台阶,又可以让每个学生有疑而问,可谓一举多得。  3、小组合作相互问。问老师,学生可能有顾虑,那就先问其他同学,问一人可能有顾虑,代表一个小组提出问题就少一些担心,因此,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言,这种做法能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课堂提问。这种做法,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学习,并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长此以往就会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4  二、引导生疑  运用质疑问难这种方法教学,在开始阶段教师应多

5、加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使之不断发现问题,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例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中的“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第二次,第三次……”这几句话,学生容易产生的质疑是:这几句话表现了老天鹅什么精神?这样的质疑不难作出答案,但理解却未必深刻。教师如果让学生联系文本从写作手法的特点入手,学生容易产生这段话中有两个比喻句,第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比?第二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又为什么要这么

6、比呢?省略号表明老天鹅重复一个动作,无数次扑打,这又能反映出什么呢?等问题,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学生拓展质疑的角度,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便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三、诱导质疑  当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诱导他们围绕中心多角度,有顺序的提问,从而提高质疑的能力。  如教学《胡杨赞》一文第四自然段时,学生提出一些文本表面的问题,如胡杨的长相是怎样的“惨不忍睹”等等,这时,教师便启发学生调整问题的深度:“本课写的对胡杨优点的赞美,这段写的是什么?”4学生们恍然大悟,他们提出:“赞胡杨的优点,为何又写胡杨的缺点呢?”等高质

7、量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质疑的质量,鼓励学生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善导释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后,还要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疑释难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教学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思考,纷纷提问,教师归纳后抓住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