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的对比思维训练

议论文写作中的对比思维训练

ID:3118327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议论文写作中的对比思维训练_第1页
议论文写作中的对比思维训练_第2页
议论文写作中的对比思维训练_第3页
议论文写作中的对比思维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议论文写作中的对比思维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议论文写作中的对比思维训练  为了使初学者有路可循,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通常先介绍几种结构规范的议论文供学生学习模仿,可即使学生在结构模式上达到要求,仍然是内容单调,思路单一,文章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们不妨从学生所学课文中寻求启示。如苏教版必修一《师说》一文,主旨无非是“提倡师道”。但作者绝非四字结束,而是在主体部分先搬出“出人也远矣”的“古之圣人”尚且“从师而问”,对比“下圣人也远矣”的“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从而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再将人物本身的矛盾做法进行对比,对“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却“耻师焉”。再将矛头指向“士大夫之

2、族”,指出是其让“师道”“不复”,再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正确做法与之比照。整段运用对比手法,将不同想法、不同做法、不同现状进行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由此可见,对比思维的运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分析更有广度和深度,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切入:  一.材料的对比思维训练  材料的对比思维训练,即提供单方面材料,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对的反面素材。如《劝学》一文中“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3、托者”形成对比。可给学生提供“壁虎能断尾,所以弱小的他们勇敢地长存于世”,要求其找到“蜗牛不舍壳,所以只能缓慢地爬行于尺寸之地”之类的反例。再如提供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赢得民心的材料,要求其联想到项羽烧杀秦宫室失去民心、秦始皇兴建阿房宫、隋炀帝滥用民力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等事例。再如提供浦东机场汪某刺母的新闻,力求让其联想到22岁留美学生彭斯割肝救母等事例。  教师提供的材料应注意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是社会现象。应注意材料本身的单一性与针对性,单一性即不含杂质,材料只能得出单一结论,没有多角度思考的余地,针对性即意有所指,方向明确

4、,不存在多指向性。  可设计专题练习单进行此类对比思维训练,亦可每天课前进行口头陈述训练,这种思维训练方法能唤醒一些尘封在学生脑海角落中的素材,能使储存于学生脑中的零散材料有机整合起来,同时如果在班级长期训练,会形成人人增见闻、人人长知识的良好氛围,丰富了学生的素材宝库,整合了相关材料,这样在议论文写作时方能一线串珠,信手拈来。  二.观点的对比思维训练  对比思维,即通过对两种相近或是相反事物的对比进行思维,寻找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与特性。观点的对比思维训练就是列出截然相反的观点或做法,要求学生对比其本质上的区别,这也是从横向思维到纵向思维的一种训练手段。 

5、 1、析结果4  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所言“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带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带来的结果势必是停滞不前,学识无长进,而“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才能够日日更新,迎合顾客,适应社会需求。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而项羽“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使得“秦人大失望”。将形成对比的观点和做法列举出来,让学生分析其带来的不同结果,这种因果分析法的训练会使学生思维走向纵深。  2、探原因  如《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及其同学们之前

6、对法语课不重视而在法语课即将消失时却认真异常,究其原因,以前是缺乏忧患意识,而现在则因为即将失去而倍加珍惜。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妾“以我为美”,而邹忌本人意识到这不是真话,因为妻妾是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评价,而自己则是客观评价的。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的《通蔽》中指出有“蔽”者遇到赞同己,就喜就对,遇到不赞同己,则怒则错,而君子“誉乎己”“则惧”,“毁乎己”“则幸”,原因在于前者以“自我”为标准衡量他人,而后者不以己论人、看人、待人,具有明确的自我反省意识。再如纽约街头双目失明的乞丐乞讨时标明“自幼失明”和标明“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带来的结果迥

7、然不同,原因在于前者语言直白,难以打动别人,而后者运用了形成对比的诗意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自然能够打动路人。探究不同观点形成或不同做法原因,能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增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4  3、辨视角  杯水车薪本意为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正须杯水才能救车薪,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结果的无效性来考虑的,后者则是从过程的积累性这个角度来考虑的。有人认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是异想天开,也有人认为这种想法大胆可取,前者是从结果的不可能来评价,后者则是从初衷有可取之处这个角度来评价。有人认为有志者事竟

8、成,有人认为有志者事不一定成,对于“事成”,“有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