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

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

ID:31184489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_第1页
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_第2页
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_第3页
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_第4页
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探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称职的高职师资队伍、够用的学生创新经费、适宜的教学管理制度、强劲的自主创新群体等都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必须因素,进而提出了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措施  [作者简介]王爱琴(1966-),女,河南兰考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与翻译。(河南开封475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2011年软科学研究项目“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

2、题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2400430106,项目主持人:王爱琴)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73-02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高职学生要求生存、求发展,真正实现自身价值,必须拥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应对新知识、新技能、新素质的要求带来的挑战。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研究增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增强高职学生

3、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8  “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要从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入手,以各要素的发展促成创新能力的发展。”①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涉及的主要因素及其状况如下:  1.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龙头。美国大专院校将创新视为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塑造美国创意文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以创新为主体的研究中心;二是大专院校授予学位或证书的创新教育;三是大专院校开设创新课程;四是大专院校开设将创新融入各科教学的课程。”②我国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团于2010年3月

4、到澳大利亚进行学习培训后,在发表的“以先进职教理念促进高职教育更好发展”的文章中提到:“职业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我们的所有课程、实训、教学、培养等,都应回归到能力本位上来。”上述理念是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经验之谈,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借鉴,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家相关政策,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教育理念。  2.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一个根本点在于校企合作。”③鲁昕副部长说:“校企合作不过

5、关,国家示范校将被摘牌。”④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指出:“我们要把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予以重视。如果说促进均衡发展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校企合作则是当前推动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⑤8校企合作之所以被高度认识,一个标志性的理念在于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教育的特色之处,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因此,没有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就谈不上合格的职业教育,无从提及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  3.称职的高职师资队伍。称职的高职师资队

6、伍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导。目前,我国高职绝大多数专职教师是来自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传统高等教育的内涵仍然束缚着他们的思想,使得高职教育在相当程度和范围内沿袭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内涵,反映高职特色的教育内容较少涉及。现实中,高职教师需要达到“四师型”要求(理论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技能教学模式、职业指导―职业市场趋势指导、科学研究―专业理论、技能趋势研究),然而,我国目前对高职教师也仅仅提出了“双师型”要求,且达到“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并不多。因此,提高高职师资队伍水平达到“四师型”要求势在必行。 

7、 4.够用的学生创新经费。够用的学生创新经费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创新经费。不要说是学生,教师进行创新研究也很难获得一定的费用。诸多教师自筹资金解决科研问题,其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应付评职称,很少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思考。面对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没有相应的条件和环境、相应的经费支持,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只能是一句空话。8  5.适宜的教学管理制度。适宜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目前,高职教学管理体制滞后,带有计划管理的色彩,教学管理制度不

8、完善。对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关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失控状态,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链接上的断裂和管理内容的缺失,使得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教学管理制度之外,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个性”难以得到协调发展。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落后,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实践考核环节往往使学生“似是而非,蒙混过关”,卷面考试仍然是考核、评价出优劣的主要形式。  6.强劲的自主创新群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