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ID:3119086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_第1页
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_第2页
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_第3页
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摘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充分体现了整体教学的思想。大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为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为重心,整体综合性发展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中包括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英语教学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对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了解,以及注意、思维、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关键词:培养;高中学生;英语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224-01  我国九年义务教

2、育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充分体现了整体教学的思想。大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为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为重心,整体综合性发展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中包括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英语教学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对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了解,以及注意、思维、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一、听力训练  课堂上应使用基本的课堂用语,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解释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4  每一课文结束后

3、应安排一个听写练习。听写材料可以选教参书提供的围绕课文内容的短文。听写时教师先用正常速度朗读一遍,学生只听不写;第二遍按正常的意群读,一般是一次念一短句或词组,学生边听边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标点符号;再用正常速度读第三遍让学生检查以纠正错误。  每周应安排一个听力练习,主要训练听要点、听细节、听发音相似词的差别、听信息、听特定的词。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听力材料如会话、记叙文、传记、电话留言、市场报道、新闻报道等。  若弄不到听力磁带时,教师可以示范朗读这类材料。进行听力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语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放录音

4、或读三遍,让学生两人一组检查自己的答案,然后全班检查答案。  二、口语训练  现行高中教材以课文为主,为使学生把语言看成活的东西,看成有用的交际工具,每一课授后,要求学生口头简单复述课文内容(不是背诵)。练习初期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对故事情节较浓的课文,还可先叫学生分组编写剧本,老师检查修正,然后指导学生排演,最后组织学生分组表演。表演时要配有适当的道具。  每节课前几分钟,应鼓励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用日常交际语交流天气、身体状况、学习状况、校内外近日发生的事等情况,或就一定的课题展开讨论。课题可以围绕课文主人公、课文作者生平

5、或课文中某一观点进行。4  采用对话时,学生既要学会陈述,又要学会提问,先让同桌同学相互对话,教师监督,再让两三对同学示范对话,最后与全班一道纠正发现的错误,特别是发音。  三、阅读训练  在介绍课文之前应给学生口头简单介绍课文背景或课文主人公,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课文中生词及表达法的读音及意义。给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三四个问题,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尽可能地掌握课文内容,再让学生细读一遍课文,口头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或就某些问题自由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每一课后练习中都有一篇阅读理解材料,也可用同样方法

6、进行。文中的个别生词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从上下文推出词义或使用字典查出词义。  对课文中的新语言现象要进行讲解。语法要通过实例来教,不要“满堂灌”教师可举几个例句,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语法句型。语法教学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要通过演示和讲解、操练和反复使用,使学生准确掌握字、词、句的基本用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全班、横排、竖排或个别学生操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四、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旨在使学生能够清楚、正确地写信、记叙文、通知等。写作训练可隔周安排一次。  写作时要注意篇章结构,要求学生共同研究、互相评论写好的草稿,这有助于学生最后写出经过修

7、改的稿子,同时也可减轻教师修改作业的负担。  写作练习大致分三个层次:4  第一种是汉翻英单句练习,有时可给出词、句型供参考。  第二种是指导性写作,即提出所写内容要求,提示关键词语。  第三种是自由写作即命题作文无提示。  这些练习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技能。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