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宋词和元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宋词和元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ID:31269635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宋词和元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宋词和元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宋词和元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宋词和元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宋词和元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14课宋词和元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及其代表作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明白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就有什么样的文学内容。2.知道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2.充

2、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有关的历史图片和戏剧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增强对有关历史知识的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这种情感的迁移,启迪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关注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难点:元曲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主要有哪些突出成就?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新课: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

3、了世界的进步。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4课宋词和元曲》。二、学习新课:(一)意境悠远的宋词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所附苏轼的词,认知词的形式。教师提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属于什么文学体裁?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诗与词的不同在形式上表现为诗的句式很整齐,或五言,或七言,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多变。宋朝是词最为繁荣的时期。1.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

4、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词的形成。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朝出

5、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辉煌成就。2.成就。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就有1300多人,词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利用多媒体列表讲述三人成就及其特点。A.(多媒体显示苏轼头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轼是四川人,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才华。苏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词大多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拘一格。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一

6、下他的风格特点。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其风格。教师创造意境,给予指导:读这首词,犹如站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脚下是滚滚的江水,巨浪轰响地拍打着山崖,你昂首挺立,极目远眺,气定神闲地望着远处的山、远处的水和那无尽的天……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景象雄浑壮观,心情豪迈奔放,这就是苏词的风格特点。B.与苏轼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是另一番天地。出示李清照头像及其代表作《如梦令》全文。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由于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清新

7、、快乐,后期忧郁、多愁。我们来欣赏她的代表作《如梦令》。学生低声吟读,体会其意境:这首词的含义是--昨天晚上雨小而风急,早晨醒来,余醉中寻问侍女,一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回答海棠依旧,词人不满地驳道,应该是绿叶多而红花少。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教师点拨:与苏轼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给我们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新与自然,而且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风格委婉,所以她被称为婉约派词人。C.南宋虽然偏安江南,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代表人物为辛弃疾。出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阵子》: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

8、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学生朗读《破阵子》之后,教师解释其含义:这首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