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ID:3127328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_第1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_第2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_第3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河南省已经实施了好几年,创新的教学理念,鲜明的时代特征,有效的教学方法,使高中历史课堂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多方位、多渠道探索多种新的教学方法,使高中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时代性,以重视学生发展为主体,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导学,以灵活驾驭教材为导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能力导练,使课堂充

2、满时代气息,提高学生思维层次,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情和人物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同行参考和交流。  一、纵横联系: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交融  历史学科是一门包括社会经济、地理、文化和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学科,它本身与其他学科的知识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文理互补、文理相通、文理相长”的教学思想,把其他学科和历史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渗透,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拓展思维范围,会使主题更加鲜明,层次

3、和结构更为清晰。4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史西周部分时,可大量引用《诗经》的相关素材,用“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来讲述西周的分封制度;用“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遥想当时商业的繁荣;用“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来体验奴隶制度下的压迫剥削;用“王与兴师,修我戈矛”来感受当时的讨伐战争。用诗词来体会西周的民俗风情和社会风貌,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纵横联系,紧扣教材,才能灵活地驾驭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全面发展。  二、实施导思:开展问题探究  《论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

4、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是一个格物致知,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需要设疑导思,巧妙地设计渐进系列的问题,指向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让学生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联想,当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预言而未能”的状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还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以帮助学生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学贵知疑,教贵设疑。”如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假如你是西欧的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若你是一名航海家,你需要什么条

5、件才能远洋航行?你认为新航路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呢?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积极探索,全面调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协调能力,以解决问题,深化知识。  三、多维思辩:掀起头脑风暴  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的丰富画卷,也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4的形状各异的多面体,而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结构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引

6、导学生解放思维,掀起头脑风暴,从多种视角去感悟历史、思考历史、讨论历史、评价历史,形成多元史观,辩证客观地去掌握、去评析历史。使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帮助和启发,实现共同提高和互补的目的。  四、借古鉴今:紧扣时代脉搏  部分学生认为:“历史离我们现实生活过于久远,学而无用,只可远观,不可触摸,无法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师要注意拉近历史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寻求历史与现实社会现象的契合点。鉴往知来、借古鉴今,使历史变得触手可及、有益有趣。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等现象无不打上历史的烙印,在

7、人类进步与鲜血的鲜明对比中,在历史的重大改革回眸、朝代的更迭变迁中,从战争与和平、历史人物评说中,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认识历史、感悟历史,从中体会生存的意义,汲取优秀的文化成果,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等,把握自我成长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讲解“中日建交的历史”时,我引入了近来中日的时事热点――4钓鱼岛事件,让学生纵观中日交往的历史,从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至近现代对中国发动侵略,从中日建交讲到近年来如日本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事件等多次摩擦,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8、,你如何看待中日关系?你该怎么保卫国家的领土?请搜集多方历史证据,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你从中日关系中得到哪些启示?通过对时事热点与史实的整合,让学生亲身体会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有国才有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沈丽娟.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  [2]邢宝强.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2.  (作者单位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