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ID:3127625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粗心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88-01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以“粗心”二字解释自己答题错误的原因。一些反应较快、头脑灵活的学生,综合难题难不倒他们,经常失手的反倒是基础题目,尤其是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题等。家长咨询教师最多的问题是:我的孩子就是粗心,该怎么办?粗心究竟是什么,它的成因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呢?  粗心是指学生在已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答题过程中仍然出现遗漏和错误的现象。粗心大多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感知不

2、准确、不完整;(2)注意力不集中;(3)错误的心理定势误导;(4)基本技能不熟练等。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粗心现象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感知阶段。感知不全面、不准确,会导致审题过程出现遗漏信息、读错数据等情况。例如混淆相似的字符、运算符,遗漏个别文字、数位、符号、小数点等。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综合感知能力较差的学生消除焦虑和畏难情绪,多加练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感知能力,尽量减少失误。4  第二,分析阶段。在该阶段,学生“粗心”的主要原因有:(1)基本技能不熟练,缺乏必要的训练,对题目理解不透彻,或者对语句的理解有误,导致学生在将题目转化为数学语言时

3、出现偏差和错误,也就是读题审题的能力有欠缺。(2)错误的心理定势误导,这里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思维的惯性,即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得出固有的概念和结论,一旦遇到相似的情景,就会直觉地代入固定的概念和结论,不自觉地忽略了对具体条件的辨析,导致读取信息时出现盲点。例如,习惯了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却忽略了非同级运算的条件。另一种情况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概念理解不深刻,没吃透规则的应用条件,参数的定义不明确。例如,把减法片面理解为大数减小数,把平均值理解为两数相加再除以2。  第三,表达阶段。在该阶段,学生“粗心”的主要原因为:(1)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书写错误、代

4、入数据错误或答非所问。(2)智力技能不熟练,导致演算错误。例如,混淆运算规则、弄错运算顺序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条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责任心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粗心的危害。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就把事做好”的价值观,要求学生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学会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课余时间,专时专用。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制定激励上进的目标,减少粗心现象,并辅以奖励措施,助其改进。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题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检验和检查的习惯等。教师平时要让学生学会自

5、我监督、自我评价和纠错,经常督促学生“审题三遍方动笔”4,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避免不经思考就提问。  第三,要求学生科学使用草稿本或草稿纸。草稿本是过程记录档案,为检查和分析提供了依据。科学使用草稿本或草稿纸,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分阶段记录解题过程:(1)审题阶段。记录对题目的理解,再把题目转化为用数学语言表达;(2)分析阶段。记录自己的判断及其依据和解题思路;(3)表达阶段。记录列式和演算过程。要做到各项记录整洁有序,条理分明,便于查找。  第四,明确检查的目标和方法。先速查确认审题、代入数据和演算过程均正确;再评判分析过程无误,确认列式正确;再把最后的结果代

6、入检验计算。若有时间再用另一种方法做一遍,这样能更容易发现因思维定势造成的错误。  第五,强调学习的重点是理解。抽象思维需要具体的认知体验的支持,所以必须把知识转化为形象思维来理解记忆。具体办法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上课的内容,充分利用课堂小结,并在下节课开始时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只有静心地听好每一堂课,扎实整理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做好每一道题,深入理解每一个问题,才能避免因粗心而出错。  第六,使用和推广错题集。考试是检测手段,应以考试为契机发现不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做题时关注不同的题型变化,而不是单纯地练习熟练度。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审题

7、的能力,准确识别题型,要求学生将感觉困难和易错的题型记录在错题集上,认真分析辨别错误的根源,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再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并作为日后复习的重难点。4  第七,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错误。具体来说,可以将审题错误和读写错误归为一类,统计每次练习中这类错误所占的比例,将数据绘制成趋势图长期追踪,力争彻底消灭这类错误;分析和演算中的错误最有价值,它暴露出学生不扎实的知识点、不熟练的技能、潜意识中的思维定势等,必须将它们挖掘出来,不定期地回顾检测,确保把“夹生饭”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克服解题粗心现象是一项细致、艰难、反复的工作。帮助学生克服粗心需要教师具有

8、高度的耐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