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教学要追求生活化

初中思品教学要追求生活化

ID:3127831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初中思品教学要追求生活化_第1页
初中思品教学要追求生活化_第2页
初中思品教学要追求生活化_第3页
初中思品教学要追求生活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思品教学要追求生活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思品教学要追求生活化  1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1创造性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一种主要资源。思想品德课课程的内容,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及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为主线,指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拓展道路,提供帮助。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学生生活或社会实际的热点问题,结合教

2、材内容,进行专题研究或课题研究,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1.24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出发的德育将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儿童的经验本身不仅仅是个体的,还是社会性的,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的道德教育符合儿童的道德发展需要,是儿童成长所必须的营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而课堂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

3、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活动中,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对有关章节课的知识点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会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一旦有了完整的回答,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关于“挫折”这个主题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曾经碰到的

4、挫折而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如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来加深学生对挫折含义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拓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  1.3吸收现实社会的信息。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我们还必须注意联系当地和学生们的实际,及时把社会上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就、学生生活中新问题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如:在学习“环境状况”这一主题时,我们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和访谈活动,看看自己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环境问

5、题,想一想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解决,并设计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一方面由于将社会的鲜活材料请进了学校小课堂,消除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从而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统一。  2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2.14创设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呈现方式的设计是传统教材所没有,它的使用价值在于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主、教师授课为主和灌输式为主的教学

6、方式为主的状况,而代之或以问题为基础、或以情境为基础、或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从而搭建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为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以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充分地尊重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为学生设置“贴近生活”的情境,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心对心的对话,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还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袒露自己的精神面貌,让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  2.2创设生活化情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7、,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重要,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必须注意选用的材料要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所采用的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如音乐、漫画、小品等。  2.34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可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活动方式,如一些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拓宽活动的空间,实现从教室到社会的转移

8、,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大环境中,通过报刊、图书、上网,收集相关主题内容的资料。可以是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为校园绿化设计宣传标语,提合理化建议;可以是社会访谈、考察式:分成小组,走向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加生活积累。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