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ID:31280755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_第1页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_第2页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_第3页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_第4页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端而不是个终结。要将技能在受教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走样,那才是终结。”“学案导学”教学法或许会很好地扮演这一“终结者”的角色。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制学习提纲,其中包括课标要求(三维目标)、重难点解析、学法建议、自学内容、探究题目、课堂练习、构建知识体系等环节。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以此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在预批学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反馈较多的问题引入或创设一些问题来引领学生质疑、思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问题的解析过程

2、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到高效课堂,有效学习。  【学案的编制】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研究课标与教材、集体备课、精选习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创造性成果,是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提升能力的信息载体。学案在呈现形式上,往往以“问题”为主,设计探究性问题,表现为“阅读课本……内容”“思考……问题”“阅读……图表”,总结事物的分布规律,“根据……资料,绘制……图”5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和思考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课本上陈述性的知识化解成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学,得出结论;二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三是结合实际或对课本知识进行变式和再度开发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灵活运用和思维拓展。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之中。学案的恰当选编与使用可以实现三个转变: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由讲授教学转变为点拨教学;由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学案的使用】  课堂展示交流探究阶段:课前利用学案自主预习,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的活化、深化和转化。我校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高一地理学科有些章节知识相对简单,我们采取课堂发放学案,基本上学生会用25分钟完成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释疑,注重启发点拨,激活学生的思

4、维,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拓展提升阶段:教师在预批学案的基础上结合小组讨论问题,针对学案中反馈较多的问题进行讲解,突破重点、难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知识迁移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提升阶段:学案中有教师精选的题目针对重、难点的练习,高考题的呈现。  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整理归纳,构建体系。  【案例展示】  附:课例1.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差)  一、知识目标5  (1)掌握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和晨昏线的特点;(2)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  (1)晨昏线的特点;(2)时间的计算。  

5、三、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  四、导学部分  (一)昼夜交替  探究活动一:教材第16页图1.19昼半球和夜半球。  (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什么区别?  (2)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  (3)晨昏线的定义。  (4)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  (5)晨昏线在地球表面如何移动?  (6)晨昏线的特点。  (7)投影展示昼夜交替,学生观察由此总结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8)假如地球不自转,只围绕太阳公转,地球上还有没有昼夜更替现象呢?  探究归纳  练习1:下列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  B.如果地球

6、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5  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恒星日  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练习2、3:略  (二)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探究活动二:  (1)在演示昼夜交替的过程中,把地方时与经度联系起来。地球自西向东转。因此,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先见到太阳,在时间上表现为东早西晚。  (2)阅读第16页的“地方时”,了解地方时的特点。  (3)总结计算方法。  地方时的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探究归纳  练习1:已知济南位于117°E,当济南地方时为12点时,成都的地方时为11时08分,

7、则成都的经度为。  练习2:120°E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  练习3:略  探究活动三:阅读教材第17页第一段,见图1.20  (1)时区从哪里开始划分?具体如何划分?  (2)全球共划分为多少个时区?每个时区的区时如何确定?相邻两个时区相差多少小时?  (3)指出此时中时区时间,观察由此向东时间的变化规律,向西的时间变化规律。5  (4)分析完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之间的区别。  (5)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所求区时时区在已知区时时区东边时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