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结课艺术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结课艺术

ID:3128495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结课艺术_第1页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结课艺术_第2页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结课艺术_第3页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结课艺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结课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结课艺术  【摘要】结课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好的结课,可以达到达到巩固知识、诱发兴趣、启迪思考、开发智力、训练思维的效果。历史课的结课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把课结成“问号”,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历史的兴趣;可以进行拓展延伸,把课结成“省略号”,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促发求知兴趣;可以进行首尾呼应,把课结成“双引号”,让课堂浑然一体,达到一种艺术的效果,增加课堂吸引力;可以充分激发情感,把课结成“感叹号”,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还有比较式结尾、激情式结尾

2、等多种多样的方法。  【关键词】结课初中历史艺术方法  一个好的结课,不仅能够有效总结一堂课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够给学生以“课已尽而意无穷”之感,给精彩的课堂画上点睛之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课的艺术化设计,努力使结课达到巩固知识、诱发兴趣、启迪思考、开发智力、训练思维的效果。  一、把课结成“问号”――设置悬念  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临近结束时,给课堂画问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历史的兴趣。  (1)评书式。在评书中,说书人总是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4结束,这样能给听众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求知空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

3、中的“品三国”之所以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易中天在每集最后都会设置一个悬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诱发观众的好奇心。在历史课的结课中,采用评书式结课,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经济危机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一课结束时,我这样问学生:“美国通过新政慢慢摆脱了经济危机,那其他的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的呢?它们难道也采取了美国的方式了吗?要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这样,在结课时顺势把以上内容提出来,不但预示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而且使前后两节课巧妙过渡,衔接自然。同时,这样做使悬念萦绕在学生脑海、驻留在学生心间,学生便可带着问题去预

4、习、去探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这样的结课,就如同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样吊住了国王的胃口。  (2)谜语式。在历史课中,有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深化,这时候采用谜语式结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一课时,我这样结课:“同学们,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当年的元宵节那天,中国的一家报社在报纸上出了这样一个谜语,谜面是:抗战胜利的原因,要求打四个古代历史人物,你们可以在课后猜一猜这个谜语。”这样的结课,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课后思考,引导学生在课后去进一步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把课结成“省

5、略号”――拓展延伸  将教师教学内容作纵式或横式的拓展延伸,伸展开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促发求知兴趣。4  (1)纵向式拓展。教学完一课的历史内容以后,结课时把该内容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自主探究的结课方式。例如,在教学完“西汉的历史”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西汉的历史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著名的历学家司马迁曾经写过一本史书《史记》,其中有许多章节也记录了西汉的历史,你们课后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读后你们一定会对西汉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结课,就能够有效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6、(2)横向式拓展。教学完一课内容以后,引导学生把相近或者相似的内容进行横向对比的结课方式。例如,教学完“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可以这样结课:“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摆脱了被殖民压迫和被剥削的困境。而隔了30年的中国进行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结课,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很有效的。  三、把课结成“双引号”――首尾呼应  “龙头豹尾”能让课堂焕发异彩,结尾的设计力求首尾呼应,这样,就能够让课堂浑然一

7、体,达到一种艺术的效果,增加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弄清历史的内在联系,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明确重点难点,深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隋唐时期的文化”一课时,课的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赵州桥、李白、杜甫、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等一系列的邮票播放给学生看,然后问:“这些邮票上的历史知识,你们都知道吗?”学生说:“不全知道。”4于是我按照教学要求讲完课文,到最后结尾时重新把邮票的图片播放一遍,这时候的学生就会利用刚学到的内容一张一张地讲出邮票的历史知识。  这样的结课首尾呼应,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又前后照应,完善

8、并升华了主题。  四、把课结成“感叹号”――激发情感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注重情感目标的达成。结成“感叹号”,激发、升华学生的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