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ID:3129294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_第1页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_第2页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_第3页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不仅教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数学的本质决定了它只有枯燥的数字、图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艰涩难懂,无法体会到数学应有的魅力。在新课改下,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模式进入了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产生了兴趣,建立了自信,提高了自身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自信数学  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观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在成功的喜悦中掌握数学知识,最终达到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  一、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

2、合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利用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4  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无论何时何地,数学都随处可见,要根据学生对已有数学的认知水平,结合他们已知的典型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主、快乐地学数学。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中,我在多媒体上展示了几艘草船:假如每艘船的每个稻草人上插有8支箭,那么有1800支箭,诸葛亮需要用多少个稻草人?学生看这个图片很有趣,并且都熟悉草船借箭的故事,顿时都来了兴趣,拿起笔算着,有的同学很快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算出了答案。我趁热打铁,设需要x个稻草人,列出方程式8x=1800,很自然地导入了该堂课的新内容,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3、 2.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创设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是初中数学实施主动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探索创新的基础。教师要想创设出有价值的问题情境,首先要让学生有问题意识,有自主探索数学世界的需求。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平行四边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然后让他们和正方形、长方形比较,使他们产生疑惑,顺势引导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最后让学生总结出三者间的不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引导一题多解,体会成功的喜悦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引导学生

4、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方式的束缚,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例如:x2-8xy+12y2=0,求证x=2y或x=6y。  方法一:把x2-8xy+12y2=0看作一元二次方程。x=2y代入,左端=(2y)2-8?2y?y+12y2=0。  同样把x=6y代入,左端=(6y)2-8?6y?y+12y2=0。根据方程解的定义得知,2y、6y是方程的两个根,所以x=2y或x=6y。  方法二:x2-8xy+12y2=0  x2-2xy-6xy+12y2=04 

5、 x(x-2y)-6y(x-2y)=0  (x-6y)(x-2y)=0  x-6y=0或x-2y=0  所以X=6y或x=2y。  以上可以看出,往往一题不止一个答案,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能得到不同的思维结果。但教师应注意,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积极鼓励肯定,保持学生的自信心,尝试成功的喜悦,提高其解题能力。  三、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信心  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困难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教师,

6、对转化“困难生”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怕,大胆试一试。”这对“困难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从而对培养他们自信的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科学评价,体现个性差异4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

7、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不能和好学生相比,因为有些“困难生”根本无法达到优秀的成绩,只能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困难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困难生”的转化。  总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无论是对升学还是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教师,本着责任和义务,应最大限度地发掘该学科的内在魅力,使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