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

《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

ID:31386421

大小:11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9

《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_第1页
《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_第2页
《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_第3页
《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_第4页
《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晚秋初冬》的中国尴尬  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在日本中小学久负盛名,是散文经典中的经典。我接触过的日本教师朋友,他们能从头背诵到尾,令我油然而生景仰之情。  当下,中国教育界不断增进国际教育理解,广泛开展国际教学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从而使他们懂得尊重国际文化差异性,为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作好铺垫。  但许多老师对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的教学并不“上心”,即使开展了所谓的鉴赏教学,课堂上也每每是漏洞百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尊重日本文化审美趣味的层面,重新审视《晚秋初冬》。  一、《晚秋初冬》的审美尴尬  《晚秋初

2、冬》这篇经典散文,表现了德富芦花的超一流的审美趣味,是反映日本民族审美取向的杰出代表!《晚秋初冬》从片断“一”写到片断“四”,其审美境界不断提升,不断攀高,最后达到了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空寂境界,即像片断“三”“四”所写的“整个世界仿佛尽在雨中了”“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9我们应该带领学生鉴赏这另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亲近这另一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但是,《晚秋初冬》进入了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之后,却遭遇了阅读尴尬,课堂上每每演绎着理解、鉴赏上的悲剧!有的把《晚秋初冬》之“空寂之美”理解得令人惨不忍“听”,不禁令人拍案而起!  悲剧之一:

3、《晚秋初冬》“杂音”横生  一位老师教学《晚秋初冬》时,他先投影唐代杜甫的《登高》,让学生开展比较阅读。课堂上,师生经过互动讨论得出了“同”:两位大作者都在伤秋,都在借景抒情,都表达内在的凄凉与痛苦、孤独与寂寞。  之后老师开展“你喜欢哪一篇”比较阅读,结果学生纷纷表示喜欢杜甫的《登高》。他们如此生成的理由是,树叶落尽之后,德富芦花的内宅里很清静,树木都落叶了,焚烧枯叶的炊烟升起了,阵雨又敲打着栗树的落叶,暮雨潇潇时,作者“默默独坐,顾影自怜”。于是伤感产生,破坏了散文的美丽氛围。特别是“顾影自怜”充满的悲凉、伤感,使得情感表达上出现了“杂音”云云。  试问:《晚秋初冬》与杜

4、甫的《登高》情感真的有那个“三同”么?“顾影自怜”真的是充满悲凉、伤感,使得情感表达上出现“杂音”了么?  典型的误读,用中国文化心理去揣测日本文化审美趣味!  悲剧之二:《晚秋初冬》“悲凉”浓烈  一位老师教学《晚秋初冬》时,他先让学生“读课文?拟题目”,结果两位同学根据四个写景片断拟出了两组题目――  残叶霜落?清秋静院?潇潇静夜?月色寒心  风霜残叶?冷清花鸟?孤单听雨?星月风雨  9之后,这位老师便基于生成的两组题目开展阅读审美活动,一番审美比较以后,大家认为第二组题目更好,理由是,这四个题目表达了叶落过程中作者典型的心态、心境和心冷。因为《晚秋初冬》有着非常浓烈的悲

5、凉,随着时间的逝去,作者的心越来越冷寂……之后,老师便介绍德富芦花的“不幸遭遇”――“芦花兄弟间裂痕”“革命家谋刺天皇,没有成功”……  试问:《晚秋初冬》写景过程中展示的景色图片,真的就是这种“凄凉”美么?他的内心真是的就这么冷寂?这篇散文真的就反映“不幸遭遇”?  我想,德富芦花平生是有些“不幸遭遇”,但与《晚秋初冬》写景有关联么?――完全是老师们的臆测!  悲剧之三:《晚秋初冬》“退出”有迹  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经典的、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散文精品《晚秋初冬》,却在中国的课堂遭遇了尴尬。在南京市的一次校本《现代散文选读》阅读调查中,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是最不受中学生欢

6、迎的篇目之一。学生学习后普遍认为,作者的情感表现前后不一,境界很浅,这样的写景散文“我们也能写得出”。学生们认为,这篇散文就是简简单单的描写景物,人物的情感也不怎么突出,结构上也没有什么智慧……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论调与教师的教学现场结合起来看,《晚秋初冬》的境界似乎还真的不够深,似乎还真的情感消极……所以,许多老师的处理方式便是“不用教”了。在苏教版篇目的不断调整的运作中,《晚秋初冬》早就被打上了星号――成为课外自读篇目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两位老师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让我很难过。因为他们没有读懂《晚秋初冬》中“物我一体”“物我合一”的趣味。这不仅是酝成了教学上的种

7、种理解悲剧,还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审美素养的丰富。9  长此以往,这篇经典散文就很有可能真的被淘汰掉,那么,我们的学生在散文阅读的国际视野上就失去了一片“空寂之美”,我们的学生就失去了一次国际文化多样性的熏陶渐染。难道,中国学生的审美素养,只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圈子里练就?而中国学生未来所需要的国际审美素养,又能在哪篇散文哪篇诗歌中练就?  二、《晚秋初冬》的审美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是“感物吟志”的审美取向。刘勰云:“诗者,持也,持人之情性。”“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