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班班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巧用“班班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ID:31397440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巧用“班班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巧用“班班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巧用“班班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巧用“班班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巧用“班班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用“班班通”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班班通”集文字、图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创设适宜情境,增强积极情感体验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借助“班班通”,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教师利用“班班通”出示两片树叶图,两

2、只蚂蚁分别从两片树叶边沿的一点出发同时向前爬行,让学生猜猜:它们谁会赢?学生众说纷纭,有的学生认为第一只蚂蚁赢,也有的学生认为第二只蚂蚁赢,于是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互动中教师导出了“什么是周长”的教学。新颖有趣的导入,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发了学生思考。由此可见,利用“班班通”创设情境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2.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借助“班班通”4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生动再现事物发

3、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学会多样性地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如果按传统的做法,拿教具比划演示,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但利用“班班通”的特有功能,就可以让图形沿着某一点旋转,并把旋转的痕迹保留下来,在旋转过程中配上音乐,把旋转的痕迹涂上颜色。这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观察中一目了然,很容易建立起“图形的旋转”的概念。灵动的图形变化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3.突显电教优势,解决教学重难点  “班班通”辅助教学可以变困难为容易,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形象,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笔来代替鼠标在屏幕上进行随意的拖动、删除、添加,可以把过程生动形象、清晰地示范出来。  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时,老师用一般操作的方法,把圆分割拼合成近似长方形,就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用转化后近似长方形的计算公式来表示,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难。但对于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状就越近似于一个长方形,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运用“班班通”进行动画

5、演示,一组组越来越接近长方形的图形,就将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降低了学生思辨、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也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通道。  4.充实课堂教学,增加知识容量  “班班通”4有很强的网络依托,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源库等信息源结合起来,增大教学信息量,充分开发数学学习资源。教学过程不再局限在“粉笔+黑板”这种单一的上课模式里,让学生能随时和名师面对面“对话”,获得优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

6、命力。  在数学练习课中可以借助“班班通”的手写识别功能进行批注。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分析、判断结果用文字、符号(箭头、着重点、圆圈、横直线、曲线等)画出来,帮助学生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关系;还可以结合聚光灯、放大镜等工具凸显题中的重要条件,进而确定思路;再利用移动展台拍照上传学生作业,及时订正,相互学习借鉴。充分利用“班班通”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5.发挥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班班通”辅助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

7、式,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在教学《年、月、日》时,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知道平年和闰年之分,认识特殊的二月份,很容易就会明白奇异的天文现象。  参考文献:  [1]左盛菊.“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4  [2]苏燕.班班通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软件导刊(教育

8、技术),2012,(9).  (作者单位:福建省屏南县实验小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