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

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

ID:31402343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_第1页
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_第2页
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_第3页
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_第4页
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智慧理答引领有效课堂  [摘要]作为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答,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成的精彩与否,影响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以及下一步的学习进程。富有智慧的理答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引领更加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理答现状;理答的有效策略;理答的归宿  课程专家崔允?t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浅显地说,“理答”就是老师对学生一言一行的理睬。良好的理答可以巧妙地让学生明白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需要修正的,什么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什么又是值得思考的。正确的理答直接影响到生成的精彩与否,影响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以及下一

2、步的学习进程,甚至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富有智慧的理答,能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精彩。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理答的现状分析  1.理答语言含糊  新课程提倡教师对学生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于是课堂上不乏一些教师的评价语言。只是仔细推敲,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批评、否定的少,夸奖、肯定的多,“真棒”“你说得很对”“很好”6等不绝于耳。认真辨析,不难发现这些大同小异甚至低廉的评价太模糊,太缺乏针对性。在教师作此评价之后,估计绝大部分学生都领会不了自己或其他发言者好在哪里了。长此以往,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连最基本的学习兴趣也会消失殆尽。  2.理答语言贬值  部分教师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

3、些,便想方设法甚至费尽心思在课堂激励评价方面大下工夫,期许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忽略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3.理答形式单一  新课程下的课堂讲究开放,拒绝单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学方式要多样,同样的,理答方式也要多样。可是在日常的课堂理答中,一般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理答”,这种理答方式几乎充斥课堂。而这种理答方式有其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学生的思维零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制约。  二、万紫千红春满园――理答的有效策略  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我们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应该让40分钟的课堂成为一次次生命拔节的对话,成为师生真实情感交

4、流的平台,成为师生独特见解和教学智慧碰撞的舞台。要不断反思、不断优化理答策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针对在课堂教学的理答环节存在的以上问题,下面就如何有效理答谈谈笔者的一管之见。  1.追问式6  为了使学生知道最初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学生采用刨根问底地发问,而且提出的问题要循序渐进,一个比一个更能引起思考,这就是追问。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的规范和引导,而追问正是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我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中是这样追问理答的:学生对于深入理解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感到困难时

5、,我问:“文中哪些句子最能看出周总理的生活简朴?”当学生谈及“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仅此而已”时,我又抓住“简单”追问学生:“何处可以看出陈设简单?”之后我引导学生将这简单的陈设与宫殿式的房子和总理的身份对比,接着追问学生:“简单的是什么?不简单的又是什么?”通过层层追问,以此深刻理解周总理的伟大,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  2.反问式  反问是引导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开始发问,让学生反着想想这样对不对,进而明确自己回答的不足之处。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和反应往往是不可预设的,有时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或提问会让教师一时语塞,有的教师因为惧怕应对学生的“质疑”,而不敢抛出

6、“你想提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的问题。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我们先不要乱了阵脚,有时可以巧妙地把学生提出的疑问反抛给学生,并加以点拨,学生不但能豁然开朗,还会内化问题。如在教学《去年的树》的最后总结反馈环节,我让学生以“我想对(谁)说:()”的句式写话。在汇报交流中,有学生写道:我想对鸟儿说:“你为什么这么辛苦还要来寻找树啊?”学生抛出这样一个疑问,如果重新分析故事情节,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前面的课时已经作了详细的解读,但如果无视学生的疑问也欠妥,这与“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6的原则背道而驰。我随机应变,反问道:“对啊,鸟儿历尽艰辛,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地来寻找树

7、呢?(稍停)那是因为――”我继而转身指向板书,所有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它们有坚定的承诺和深厚的友谊。”我这样的理答不但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问,也深化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3.转问式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在真正的课堂讨论中,“讨论之球”不应该“教师――学生1――教师――学生2……”这样传递,而应该“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这样进行。  当然理答与讨论不尽相同,转问经常出现在学生回答困难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代学生回答,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