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

ID:3144091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_第1页
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_第2页
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_第3页
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创设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去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语文;培养;审美观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

2、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师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怎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呢?  一、创设生活情景  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震动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如何因课制宜,创设

3、学生成熟或喜爱或惊喜的具体“情境”4,是数学课堂设计的“切入点”。如在教《统计》一课,教材上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兴趣可能不高,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出示小干部选举数来进行统计。这一改变学生不仅觉得数学离自己生活更进了,而且也能切身体会,这样更能提高课堂的气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感受以外,有意识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很必要。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

4、学习数学。  二、创设故事化情境  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或创作改编出不同的童话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故事所创造的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l0以内数的认识,为了渗透基数和序数的概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动物王国要举行秋季运动会,它们听说咱们班第一组的同学最爱回答问题,声音特响亮,特地请第一组的同学给它们当“啦啦队”,还要选一名啦啦队长。现在请大家数一数第一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数后回答:“一共有8个同学”,请8个同学都站起来。然后接着说:“请数一数小组长排在

5、第几?”学生数后回答:“组长排在第8”。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比:一共有8个同学,组长排在第8;这两句话里都有8,意思一样吗?通过创设这个情境,学生体会到这两个“8”的意思不一样,第一句话里的“8”是一组同学的总数,第二句话里的“8”4是小组长按顺序排在第8。这样,很自然的渗透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这里,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景着手,让学生从故事中体验数学思想,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效地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可见,故事的作用在于使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引见以语,导以行”的作用。 

6、 三、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如在教“认识整时、半时”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若干个钟表问:“你能根据所显示的时刻把他们分成两个家族吗?”这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疑是思之始,学生开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在学生分出整时、半时后,教师再问:“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好奇心强烈,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总结,经过独立思索

7、创造性地探究答案。  四、创设活动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课堂上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获得对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如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教师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三(1)班有4个小组,每组10人,“六一”节那天,学校给这个班200元为每个学生买礼物,圆珠笔每支1元,旺旺雪饼每包2元,溜溜球每个3元,根据这些条件你们打算怎么买?学生们在

8、轻松的“购物”4情境中,对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得更加透彻、学得更加轻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创设学生所熟悉、喜爱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在角色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让学生扮演旅游公司的导游,在旅游活动中,引出生活的一系列问题,如租车问题、旅游所要准备的物品(饮料、食品)问题。让学生在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过程中,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