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ID:31441737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1页
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2页
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3页
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4页
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异等原因,导致一部分家庭处于贫困线上。这些家庭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仅遭遇经济上的压力,而且面临学业和人际交往的困难,导致一部分学生心理极为脆弱。为了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必须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给予帮助。文章根据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详细分析大学生由于贫困产生的心理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希望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教育对策  由于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上大学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大学“扩招”7帮助无数学子走进大学大门

2、。这本来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有的人贫困,有的人富有;大学学费十分昂贵,导致很多家庭的压力增大甚至无以为继。这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由于生活上的拮据导致心理产生挫折、心理的自卑和人际交往的不顺利;这些心理挫折反而导致贫困大学生生活能力差和心理上过于敏感,就像《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因为家庭贫困导致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敢和其他人交往,在班上也不多说话,吃饭的时候总是等到没人的时候才吃,等等,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学通常情况下是一个人接受学习和教育的最后一步,也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为了让大学生心理上和人格上得到健康地发展,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了提高大

3、学生人际交往、抵抗压力、应对挫折的能力,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身心帮助[1]。  1.贫困大学生产生的问题  1.1贫困大学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贫困大学生的来源地一般都是偏远的贫困农村地区,本来农村与城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两极对立的,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极大冲击了这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他们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环境,另一方面要适应校园之外整个城市的大环境。大学一般建立在一个经济水平不错的城市和地区,那里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一般要远远高于他们的家乡。而且他们又是孤身在外,独自在一个城市里生活,远离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两者对比之下大学生不能适应环境了。再加

4、上完全不同的文化、语言等因素,贫困大学生适应环境愈发艰难[2]。  1.2贫困大学生不擅长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很有必要,能够锻炼大学生做人、做事的能力。但是因为贫困大学生来自比较落后的地区,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于其他学生,而家庭的贫困又导致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心理过于敏感和脆弱。他们往往自尊心很强,拒绝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很少和同学交朋友;生活上的贫困造成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参加公共活动和人际交往,整体忙着赚取生活费。人际交往不顺利导致他们心理遭遇挫折。  1.3贫困大学生的压力太大。  很多贫困大学生都是家里省吃俭用才得到读书机会的,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5、”7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贫困大学生都把读书看做一次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情况的重要机会。他们身上不仅背负学习的责任,对于自己的家庭还承担着“救世主”的使命。当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的时候,贫困大学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挫折。另外,贫困大学生每个月微薄的生活费和城市高昂的消费水平,又导致他们生活压力增加。他们不但没有办法恋爱、娱乐、游玩等,反而为了生活提前适应社会,四处奔波。  2.产生问题的原因  2.1经济因素。  上大学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是供养一个大学生给一些家庭造成严重的生活负担,而且大学不仅有学费,还有生活费,包括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吃饭

6、、交友、交通、衣服等一系列长期开支。很多贫困大学生每次交学费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钱,交过学费之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了,导致贫困大学生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生活费。贫困大学生不得不想尽办法维持自己的生活,尽可能削减自己的开支。周围同学经济上的宽裕和富有导致他们拥有很深厚的物质基础,两两对比之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  2.2文化因素。  贫困大学生来自于一个经济、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的地区,猛然间来到一个思想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地方心理上会产生严重的不适和自卑。加上现在比较流行的“金钱至上”7,很多人都是根据经济水平衡量一个人的,一个没有经济实力的人会被人瞧不起。年轻人往往存在从众心理和

7、互相攀比心理,都想着超过别人,但是贫困大学生经济的不足导致他们无法满足物质上的需求,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另外,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在心理上产生无助感,导致眼界狭小,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是不同于常人的。骤然间来到一个文化、思想、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完全差异于之前的环境,导致贫困大学生盲目和无所适从[3]。  2.3自身因素。  首先,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因素,对先进知识和新鲜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差,无法从过去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