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任务驱动 彰显过程教学

实施任务驱动 彰显过程教学

ID:31467229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0

实施任务驱动 彰显过程教学_第1页
实施任务驱动 彰显过程教学_第2页
实施任务驱动 彰显过程教学_第3页
实施任务驱动 彰显过程教学_第4页
实施任务驱动 彰显过程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任务驱动 彰显过程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施任务驱动彰显过程教学摘要:实施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教师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所要解决的任务,突出过程教学,实施有效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文章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形式热闹、实效不足的弊端,阐述了优化任务驱动,彰显过程教学等教学策略。关键词:课堂实效;任务驱动;过程教学;问题思考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141-03一、问题缘起任务驱动教学以任务解决为中心,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自主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现实的高中信息技术探究教学,效果不够

2、理想,主要表现在:教师抛出一系列问题后,就让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活动。在这段时间,课堂气氛显得相当热闹,但是教师缺少有效地指引,学生之间也没有多少交流沟通。到最后,教师也只是匆匆展示一下学生的作品就结束,并没有好好总结探究的过程。导致形式热闹,实效不足。这样的探究效率可想而知,有时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学会。教师的演示成了走过场,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则成了放任自流。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切实提高教学实效,进而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优化教学策略,彰显过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一般步骤是: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究式学习,将寻找问题答案的主动权交

3、给学生。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充分的合作,实现意义的自主建构。因此,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过程,彰显探究特征。1.重视问题设计,实现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中开展的。这些问题可以是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课外自然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可以是己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例如《共同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课题

4、,探究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犯罪”等关有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教师布置合作探究的问题:①你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犯罪?保护计算机信息,常见的方法是什么?②现在学校需要制定一个《学校计算机房信息安全保护条例》,你认为应该包括哪方面的内容,你的依据是什么?当然,随着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提出探究问题。2.注重情境创设,激发探究动力。设计一种真实的学习情境,应当做到任务和问题是真实的,而不是刻意而为和虚构的。设计真实情境中的具体活动,应该是从具体的“这些”学生的生活情境来的任务和问题,而不是“那些”学生的生活情境。例如《共同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5、》探究课题,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目标:展示一份有关病毒警告的新闻,让学生浏览,并谈谈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提出本课探究目标。在用情境演绎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现实”的情境很难在教室中铺陈出来的,因此,有时教师通过假想构造一个模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当一种角色,学生就能整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运用自身独特的理解,充分驰骋想象,激发了智慧潜能。例如在探究冒泡排序算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引导学生理解:由于“气泡”比较轻,所以要往上冒;小的数就依次往前移动,从而实现了数从小到大的排列(可以说明一下规则)。教师再扩把冒泡排序的思想展一下:当一块石头扔到水里的时候会出现什么

6、情况?石头往下沉,气泡往上冒;大的数也就依次往后移动,从而实现从小到大的数的排列。虽然在计算机教室里无法进行逼真的教学模拟演示,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建立简单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辨证思维,从而实现我们的课堂构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重视自主学习,培养探索能力。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成果汇报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立起对知识的新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索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与指导。例如,笔

7、者指导学生探究photoshop中的图片合成内容(主要包含套索、魔棒工具的使用,对图片大小、位置的调整等)时,事先给学生提供两位同学的单人照,然后在大屏幕上播放这两位同学的合影照。学生顿时明白合影是教师拼凑出来的,急于知道其中的奥妙,于是趁机提出探究任务:①依照老师的操作,自己合成两张简单的图像。②根据提供的参考素材和规定的主题,运用图象旋转、缩放等方法完成简单的合成。③自己搜寻素材,完成图像简单合成。这样由易到难的层递式自主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