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

ID:31489833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_第1页
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_第2页
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_第3页
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_第4页
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  【摘要】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本身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动机较低,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议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重视网络语言的使用拉近学生距离,使学生被动说教变为主动接受。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微信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大课题(项目编号:15SAQ001)及山东大学(威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5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

2、博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用户已达6亿,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24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33.7%。在微信平台上,已开通的公众账号超过200万个,其中经认证的公众账号超过5万个,而政务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3000个。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如何利用微信这种新媒体切实有效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吸收运用传播学的理论,遵循传播的基本规律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

3、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theusesandgratifications-approach)理论认为受众是主动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是有选择的,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需求的满足[2]。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传播特点是传播符号的多元化和受众参与的主动化两个方面。这说明“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微信用户的需求及行为习惯是合适的。同时,我们针对大学生对官方微信平台微信内容的阅读行为进行了分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性研究,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用户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会对媒介产生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进而影

4、响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  一、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对官方微信的使用需求分析  研究大学生群体对微信公众平台这种自媒体的需求和使用偏好对于高校官方微信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李晶晶、李浩、何渔阳曾经调查研究大学生对微信这一新媒体工具的“使用与满足”情况,但是至今还缺乏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进行专门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调查。  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于2014年11月向山东大学(威海)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随机发放问卷687份,回收68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显示:男生占43.70%,女生占56.30%;低年级占75.66%,高年级占24.34%;学生干

5、部占52.49%,非学生干部占47.51%;文科类占66.08%,理工类占33.92%。6  调查发现,69.00%的学生希望在学校的官方微信上看到重要通知、活动预告;53.86%的学生希望看到校园新闻;53.57%和47.16%的学生分别希望官微能提供学习服务和生活服务;其次是就业信息、志愿服务信息、学校科研创业政策、学生意见反馈和时事热点解读;只有4.37%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官微看到党的最新理论政策。  二、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下大学生对官方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度的实证研究  为研究大学生对官方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度,本研究调取该校官方微信平台2014年10月-2015

6、年1月份4个月的运营数据,对不同的微信内容进行分类,截取数据包括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这三个月用户数在4500人左右,可以认为该时间段用户群体是固定的。  (一)研究假设  我们将微信用户的阅读行为套用技术接受模型并建立微信用户阅读行为模型,在此模型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与微信内容及微信标题有关,而感知易用性与微信格式有关。这三个因素会促使用户产生是否阅读的行为,而转发行为又会对阅读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见图1)。  图1用户阅读行为模型  我们对4个月内运营平台发送的69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微信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对理论模型进行论证,根据之前的微信用户使用习惯调查基础,做出以下

7、假设:  H1:微信的格式显著正影响阅读量;  H2:微信的标题显著正影响阅读量;6  H3: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阅读量;  H4: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转发量;  H5: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点赞量;  H6:点赞率与用户满意度呈正相关。  (二)实证分析  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秩和检验),逐一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由结果可知,微信的格式对阅读量没有显著影响,由此推断感知易用性这一变量对阅读量没有显著影响,微信的标题对阅读量有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