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

ID:31493507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_第1页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_第2页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_第3页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_第4页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  【摘要】学生设疑解惑的意识是指学生在课堂认知、体验的过程中,能依靠师生共同创造的一些条件,并通过挖掘自身潜能对认知对象产生求知欲或质疑,继而能思索并力求发现、澄清或更新知识和价值观,以此产生的认识和能力的觉醒。本文通过学生在设疑解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思品教学;设疑解疑;现状;策略  一、学生在设疑解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现状  1.传统“满堂灌”课堂中。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设疑解惑的主动权一般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也是设疑解惑活

2、动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教师一般采用“师问―生答”的僵化模式,教师只管问,学生只管答,思维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里。每一个问题均由教师提出,学生缺少质疑的机会。有时教师连答案也已经准备好,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无需动脑,只要照搬课文,对号入座即可解决问题。再者,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琐碎、平浅,提问形式单调,大多停留在是非选择上。  在这种模式的长期训练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麻木,甚至厌烦的情绪,久之则被动机械地应答甚至于不答。这样的训练,学生不能通过设疑解惑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的能力,根本谈不上设疑解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能

3、养成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形成照本宣科的习惯。5  2.“新课改外衣”下“满堂问”的课堂中。当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从历次校内外学科研讨课中,我发现不少问题。如教师提问次数过多(平均每节课达30多次),所提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想,一堂课就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连一个的问题“轰炸”下,学生“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  “满堂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普遍的现

4、象,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糟糕的是,这种“满堂问”的干扰竟然是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堂而皇之。  久而久之,面对老师的“热情”,学生疲于应付,产生出“审美疲劳”,甚至极端厌恶这种“表面繁荣”的“做派”。曾经,在一堂“热闹”的公开课下课之后,作为听课老师的我就曾听过一个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评价:“这堂课看起来应该很成功”,这句话或许会让我们很多老师为之“心颤”!  “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

5、习的主人,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质疑发问、解疑知新的空间,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但是这种“虚假繁荣”的确让学生受益不多。  二、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意识的有效策略5  在教学中,我们同时尊重、保护带有差异的双方学生,我们还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尽量引导学生“内部矛盾内部解决”,老师“少纠缠”其中,否则,很难保全双方,落下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比如在设定话题探讨――“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时,我本想了解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能否认同和理解,是否能感

6、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关爱,但是,事实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就决定了这个问题不易得到一致、和谐的讨论氛围。当时,家庭背景较好、父母职位较高的学生可能基于安逸的生活现状而选择现在的父母。而此时,家庭背景较为薄弱的学生极为维护自尊而对之“嗤之以鼻”,立即发起攻击,甚至极力“贬低”对方。  这时基本上已经超过了我的课堂预设的范围。这时,我索性把问题交给他们自己:“大家意见这么不统一,谁来帮我们主持一下‘公道’?”霎时间,站起来好几个“意见领袖”。意见对立之时,总会有“和事佬”站起来做一个全面的、句句在理的总结。他们最终认为:我们会因为自己拥有幸福感的强

7、弱考虑是否选择现在的父母,而幸福感来自多个方面。意见双方的说法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此问题的,所以,大家的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时,我再加以引导:但事实上每个父母所给予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纯洁、无私和博大,面对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哪怕再给我们一万次选择父母的机会,我们仍然不会放弃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对父母不该有抱怨和厌弃,只有爱戴和感恩。5  就这样,他们沉默了,很显然双方的注意力的焦点转移了。这样,我就同时保护了带有差异双方的自尊和积极性。  可见,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期待老师和同龄人的肯定和赞美,以此获取别人对自己的美誉,所以,这种

8、期待会转化为愿意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产生设疑解惑的探究热情。尤其,后进生更需要肯定,这是他继续努力的动力。我们尤其要多关注学习和生活态度较消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