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

ID:3149367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_第1页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_第2页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_第3页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  【摘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从而得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重塑人格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审美情感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30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优美诗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个语文教师仅仅是给学生传授一些语文知识,或是对诗歌进行肢解式的讲析,学生自然会觉得课堂的枯燥无味,也就逐渐地失去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事实上,

2、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是一个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谓美感,是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就其心理功能而言,是一种建立在感觉、知觉、想象、情感和思维等心理诸要素基础上积极的综合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简单地说,是在情感的驱使下,通过想象和理解,而达到震撼心灵的感动,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感的体验。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从而得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重塑人格的终极目标。经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

3、面培养学生的美感。  一、感知是美感的“门户”  4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在我们的实际美感体验中,对一幅画和一首诗歌的欣赏,首先进入我们的主观意识领域是依靠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关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声音和音调。只有在这些表象的基础上,情感等心理活动才会活跃起来,在审美的过程中,作为感觉器官的视、听觉所起的作用最为突出,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抓好这两点也最为关键。  (一)设置情境,展现美的画面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创设情境的手段如音乐、录像、图画(包括学生动手描摹)等现代教育多媒体手

4、段,让学生对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文获得美感的体验。如教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我先让学生描摹画面再播放相关录像,让学生感知一种图画美,最后形成优美的文字: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使学生从优美的文字描述中感受这种意境美,并能领悟到诗人的那种无限欢喜和春恋的感情。相比这下,这比教师直接讲述要好得多,学生在愉悦与享受中享受诗人创造的美的境界,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也提高了

5、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强化“美读”,体味美的魅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4,由此可见读的重要。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是学生泛泛而谈,要有目的性,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教师可以配上相关的音乐,或展示画面,或播放音乐,再让学生朗读领悟,最后再采取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同样是教读《再别康桥》,在朗读时,我播放了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潺潺小溪的幻灯片,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相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除此之外,有些同学还别有

6、收获,有的认为这首诗章节整齐,具有结构的整齐美(实际上是“建筑美”);有的认为音韵柔美和谐,节奏铿锵悦耳(实际上是“音乐美”)。以上两点感悟再加上前一点中论述的不正是新格律派倡导的“三美”吗?  二、想象是美感的“翅膀”  在审美认识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恐怕他是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所以,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是至关重要的。小三峡“神女峰”这一自然景观,如果我们用“实”的眼光去看她,最多就是一座山峰,但凭借我们的想象和联

7、想,看见那云雾缭绕的山峰,看见峰下清澈见底的江水,再想到那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那该是怎样的神秘浪漫的境界!文学作品的欣赏同样如此,读了王昌龄的《闺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浓妆艳抹的年轻少妇在春意盎然之际,独上翠楼,由“不知愁”到愁眉紧锁、柔肠寸断、望眼欲穿的的情景,学生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闺中少妇的思夫之苦。  三、情感是美感的“动力”  “诗言志”,诗歌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能领悟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感是关键。同样是咏秋,南唐之国语李煜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沟

8、。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孤独、寂寞、悔恨与凄苦之情深沉、悠长,而在贵族小姐林黛玉的眼中却是“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秋凉”4。清秋无期,惨淡绵绵,对渺茫前途的忧戚绝望之中挣扎着一种不堪“秋凉”的愤懑,抗争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悲凉之情到了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笔下,则完全昂扬着一种刚劲的力:“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草,助他秋菊傲秋霜”。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更是高唱:“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廊江天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