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

ID:31499367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_第1页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_第2页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_第3页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_第4页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  【摘要】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学生的基本特点,创设与学生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而后引入丰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内在的教学潜能充分激发出来,构建一个有效、实用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性  在中职教学领域,由于多数的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学习兴趣不高,更有一些学生有着畏惧、讨厌数学学习的心理,逐渐影响了学习的自信心,这就使得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中职数学的教学领域还存在着教学思想较为

2、传统、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和教学氛围不够浓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会成为目前中职数学有效性提升的阻碍因素。笔者结合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动力,也是激发其学习热情的法宝。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进入到教学的氛围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以“等比数列”的教学为例。5  首先,在进行

3、数学公式教学之前,教师先引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提出一个智力测验题目:大家手中的练习本纸张的厚度在0.01毫米,大家能够算出对折后的厚度来么?随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纷纷开始进行尝试、折叠和计算。在这一计算过程中,学生由于没有数列的基本知识,往往会采用折纸厚度逐一相加的“笨办法”进行测算,教师需要扮演好领路者的角色。  其次,当好奇心开始逐步推动学生进行尝试和计算的时候,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冷静思考数列计算和公式表达。在学生的理性思考之下,得出:0.01×230=1

4、0737418.24毫米=10737.41824米。面对着这一计算结果,学生感到惊讶之余,也为后续的等比数列教学做好了铺垫。  最后,教师借助当前较为活跃的教学气氛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并且运用数列公式进行案例的理性分析与梳理推演,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现行的教材体现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课本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前景,然而由于地域不同、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如果教师只是死板的根据教材步骤进行教学活动,不一定能够收到

5、良好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能够注重对于教师应该合理安排上课内容和时间,例如在教学之前针对中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中的弱项做专项练习来进行巩固;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好引导和提点,将概念定理、例题和练习题目在黑板上一一呈现,给学生做出参考,针对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模仿性”和“依赖性”,课堂板书要给中职学生做出充分的参考和借鉴,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安排教学内容,就能够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5  三、注重自主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内容

6、的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与学生实际相适应,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所以,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就应及时转变传统以自身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场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引导十分关键,此时的教学效果将远胜于传统的直线教学方法。同时,这一教学策略需要基于对学生的综合把握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中意外生成与收

7、获。以“等比数列”章节教学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对于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推理公式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进入到预设的情境之中。而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目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动态地进行情景预设,主要是通过前面的硬币概率测算、“指数爆炸”游戏等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情境中来,逐渐为后续的教学案例讲解创造条件。  其次,在数学知识的讲解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后不失时机地进行案例的穿插教学,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例如,教师在课堂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及时引入到了一个教学

8、案例中来:“王爷爷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师,他热衷于植树造林。第1天,他种了一个小树;第二天有2个人和他一块种树,每个人种下了1棵树;第三天,这三人每人带了一个帮手,一人种下一棵树……5试想50天后这些人一共种了多少树。”随后,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计算工作。  最后,教师引导大家进行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计算,并且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不同计算方法,使学生的讨论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也十分精彩,这一点比空洞的说教自然有意义、有效果得多。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