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

ID:3150335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_第1页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_第2页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_第3页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  【摘要】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满满的爱,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关键词】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1-02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满满的爱,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

2、过真情、真心、真诚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筑就孩子的健康成长之路4  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又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学生,班主任要充满爱心,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一个也不放弃,要坚持耐心的转化。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就与学生面对面的谈心;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有了退步时,我就耐心给予帮助;每当遇到气温变化时,我就提醒学生注意增减衣物,预防感冒。每当集体活动前我都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安全教育。

3、作为班主任富有爱心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智慧,独特的工作方法,宝贵的工作经验是不可缺少的。多年来,我总结出“三坚持、三多、三少”的教育方法,即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少批评;坚持爱生如子,多关心,少歧视;坚持以理服人,多疏导,少压制。处处从小节入手,处处为学生量身打造进步成长之路。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因为缺少父爱或母爱,往往学习、生活、卫生等习惯都很差。我首先在班上成立专门的学习互助小组,选派责任心强的孩子帮助和关心他们的学习,使他们感受到有很多人爱他们,关心他们。其次,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叫他们在班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做卫生、摆桌椅、擦黑板、收

4、发作业本等,我只要看到他们完成任务好就及时表扬,让其他同学看到他们的优点,给他们树立班级威信,他们在各方面都能努力进步,使他们的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正是一位班主任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也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  二、用爱心筑就孩子和谐发展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每学年我都能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目标,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室空间设计板块,力争做到新颖美观,注意突出实用性,

5、主题性、趣味性、文化性等。精心设计班级“荣誉栏”“书香园地”“图书角”“品国学诵经典”“动手动口动脑智慧大比拼”“关心班级我最棒小干部评比台”“4小组合作争第一展示台”“争做时代好少年”板报等栏目,并充分利用这些开设的栏目,规范和强化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如学生小干部评比,孩子们为了争取得到班级“爱心奉献卡”,工作认真负责,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成为其他同学仿效的榜样。又如班级小组合作夺红旗评比,每个学生为了小组争得更多的小红旗,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完成作业,形成了互教互学互帮的好学风。精心设计班级标语,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争做时代好少年”是我设计的

6、板报标语,在时刻提醒学生们做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孝亲的时代好少年。我班有一个小男孩叫于永康,他爸爸在外打工,姐姐还在念高中,妈妈在家操持家务,不幸的是他的妈妈在给温室拉草帘子时,被卷帘机将左腿部三根韧带拉断了,生活不能自理,这对他的打击很大,原本活泼、快乐的他一下子变得少语寡欢。为了使这个孩子振作起来,我在课堂上优先让他发言,课后多次找他谈心,问及他妈妈情况和他学习是否有困难,还给他送铅笔、送画笔、作业本等,他渐渐地精神振作了起来,他回家能主动做家务,为母亲端饭、倒水、擦脸、洗脚,每天坚持给母亲按摩。我在班上宣传了他的事迹,他学习更加努力了,在家更加关

7、心父母了,他成为了“敬老孝亲”明星少年。我利用班级智慧大比拼栏目,认真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进步,采用阶段奖励的形式,每月对动手动口动脑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次,让更多的同学有前进的动力。由于班级文化氛围浓郁,班级学生竞争意识、上进心、凝聚力强。  三、用爱心筑就家校共育孩子之路4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因此,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更应该成为家长的朋友。而教育从来都不是老师或者家长某一方的事情,而是要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农村家长对待孩子学习历来观念落后,认为家长只是挣钱供孩子读书、吃喝穿戴,至于孩子的学习学好学坏则是老师的事情

8、。正是家长的落后思想,许多孩子在学习上、在行为习惯上,很容易出现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