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建构, 提升经验

有效建构, 提升经验

ID:3150371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有效建构, 提升经验_第1页
有效建构, 提升经验_第2页
有效建构, 提升经验_第3页
有效建构, 提升经验_第4页
有效建构, 提升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建构, 提升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效建构,提升经验  摘要:建构游戏是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作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为一体。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协商、谦让、轮流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材料投放建构技巧观察有效性  “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古往今来的孩子都着迷于游戏,游戏代表着孩子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建构游戏有利于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基础阶段――建构区

2、科学材料的有效投放  1.选用适宜的橱柜或容器存放建构材料。比如存放积木类建构材料的玩具柜应采用开放式的,便于幼儿取放;同时,玩具柜要坚固且适合幼儿高度。针对小型桌面插塑材料,可以利用工具箱等带有隔断的盒子盛放;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制分类盒,按其大小、形状和规格的不同分类存放。  2.将分好类的玩具材料放置的区域贴上相应的标志。分类的标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照片分类法、图示分类法、代号分类法。所谓代号分类法,即为不同形状的积木取相应的代号,不如根据长板的不同长度取名为“一号长板”、“二号长板”5等。这样的有序投放,能让幼儿更清楚地知道材料的准确位置,为自己更好地

3、建构游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阶段――建构区技能技巧的有效掌握  1.操作积木材料需要掌握的技能  (1)平铺:把积木一块接一块地、首尾相接地平放在地面上,变成一条马路或一个平面,这是平铺技能中最基础的一种。在此基础上,运用半环积木可以进行弯曲平铺,或者将各种形状的积木按规律平铺,形成规则平铺。  (2)垒高:先放一块积木,再垂直放上一块积木,反复重复同一种动作模式,直到用完手边所有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有不同的垒高方法,比如将单一的积木无空隙一块一块地进行垒高;为单一积木封闭垒高,将第一层积木间隔一定的距离摆放,然后将第二层的积木搭建在第一层积木的空隙间

4、,为单一积木间隔垒高;将半环形积木相对垒高,为半圆相对垒高。  (3)架空:用一块积木盖在两块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积木上,从而把它们连接起来。  (4)围封:运用多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把一块空间完全地包围在里面。  (5)组合:在搭建一个建筑物时,运用对称、按规律排序等方法,将多种建构技能进行组合。  2.操作雪花片材料需要掌握的技能  (1)一字插:将雪花片一个一个地链接起来,形成“一”字形。5  (2)十字插:将雪花片先进行一字插,然后从中心点向两侧进行纵向接插,形成“十”字形。  (3)花形插:取一个雪花片将每个切口处接插一个雪花片,形成花形。  (4)

5、几何形体插法:先将雪花片进行一字插,然后沿着两侧的雪花片切口向外延伸至自己想要的图形。  (5)围合连接:将雪花片一个一个地进行接插,最后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  (6)整体组合插法:根据建构需要,将各种技能相组合。  在教幼儿认识各种建造材料的性能及建构技能时,教师可通过示范、范例、讲解、练习、语言指示和启发等方法。  三、提升阶段――提高建构区观察的有效性  1.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每一次建构区活动前,教师要明确本次建构区活动或者本周建构区活动中自己要重点关注和观察的内容是什么,不同的幼儿会有怎样不同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

6、,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建构区活动的观察中做什么和为什么而做。  2.要注意观察的连贯性  经过多次、反复地观察,教师才能较正确地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和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才能清楚幼儿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引导。  3.要讲究观察的方法5  观察幼儿是为了了解幼儿,观察建构区活动的展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了解幼儿在其中的发展情况,从而可以为幼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观察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旁观者,通过关注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对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进行正确的判断。  4.要学会及时处理有效的观察信息  不

7、断开发教育目标与内容,需要每位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瞬间的信息,及时了解幼儿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与肯定。比如在《建造车库》中,当乐乐第一次尝试造大“车库”不成功时,教师马上用语言给予适时的引导:“这个车库够不够大?”我没有直接指出幼儿的疏忽,而是启发他进行再一次尝试,让幼儿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当幼儿通过努力成功以后,教师再次设疑引发幼儿新的探究活动,当幼儿遇到问题求助于教师“老师,积木用完了,我们要长积木”时,教师不是直接给他几块长积木,而是说:“可不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教师及时地抓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且以很巧妙的方式再抛

8、还给幼儿,激发他们再次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