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从心里发出

评价,从心里发出

ID:3150503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评价,从心里发出_第1页
评价,从心里发出_第2页
评价,从心里发出_第3页
评价,从心里发出_第4页
资源描述:

《评价,从心里发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评价,从心里发出  【摘要】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单纯的从一方面或者是按照固定某种程序而应该本着全面、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对事不对人为出发点,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真诚具体的评价。  【关键词】评价;具体真诚;进步  上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全校老师共读一本书的活动,这本书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活动要求每位老师要针对其中有所感触的一条思考自己的读书收获。读完《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这一条后,我的理解是:这个评分不仅仅是打个分数或等第而应该是评价。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单纯的从一方面或者是按照固定某种程序而应该本着全面、个性、发展的原则,

2、以对事不对人为出发点,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真诚具体的评价,让其在“亲其师信其道”的状态中不由自主的激发出内在的潜能,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逐渐进步。  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经历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6至12岁学生。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去年带的二年级的一个班,开学没几天就记住的学生小仝。他白白净净,婴儿肥的模样甚是可爱。更让我高兴的是他课堂上积极踊跃,不管什么问题,都会高举小手。看他的表情,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急不可耐,一边叫着“我、我、我……”4一边都躬身站起来,害怕老师叫不到。小仝的那份淡定和自信给我的感觉是:这孩子应该是个十足

3、的优秀生吧,点名叫他,嘿!语调抑扬顿挫,语速缓急得当,答案也说得八九不离十。可是,检查他的作业,一片乱草,笔画没有一个规范,部件没有几个搭对的。眼睛都看累了,所写的字,正确的却寥寥无几。再看他课堂上写作业的情况,慢得像乌龟爬,别的孩子一节课写一课的习字册或补充习题,小仝只能写几个字,而且表情痛苦,东张西望。乌龟还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他却是一下课,在老师稍不留意的时候已经流之大吉了,只好派学生到处找,再看着他写完。这样的态度,这样的做法,成绩当然是差之又差。联系家长交流,他妈妈说:在家也是这样,一年级的时候就知道,对此也不知道怎么办?还请老师多费

4、心。但是不了解他学习情况的但听过他讲话的亲戚朋友都说:这孩子成熟、说话有自己的思想,将来有出息。咦,汗颜。真可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了。作业评改,一改到他的作业,我的头都大了,不能评分和等第,就写了“不认真”,发下去再写一课,依旧是老样子,尤其生气,再写“太不认真”。可是,这样的评语对他一点作用不起。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小仝这个独特的世界,得采用非常规方法进入。  于是我就给他的作业得了“良好”,还和他耳语:“一个字就像一个家,字中的每一笔画就是家中的爸爸、妈妈和你,亲亲密密在一起才幸福,分

5、开了,多痛苦。你现在把它们分开,字就不规范,也就不高兴了。你懂吗?”他那一贯波澜不惊的脸上出现了顿悟,继而又点了点头。在他以后的作业中,我都会写一句短话:“字想穿干净的衣服了。”果真,作业整洁一点;“胳膊、腿蜷着,字喊不舒服了。”再写,撇、捺都舒展些了……4为了培养小仝写作业的习惯,我挑了班级中写作业速度快又能做到正确、规范、美观的孩子和他同位,主要是督促、帮助。  开家长会,布置班级,让教室的墙壁说话。我要求:每个孩子都写一张最能展示自己写字水平的书法作品,张贴出来给家长欣赏。孩子们都积极准备,当我把书法纸发给学生的时候,每个人都很认真,生

6、怕写不好。不到一节课,孩子们纷纷交了自己的作品。我一张一张的检查、欣赏。出乎预料是:小仝的字竟是我接班以来,写得最工整的一次,没有一个笔画出格,大小差不多。我感动得在她的书法作业上写了“进步→优秀”,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贴在同等写字水平,比较显眼的地方。他看着,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这一步将成为他思维的源泉。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

7、愿望。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充分的了解。小仝对语言的接受和应用能力远远超过他的动手操作、写的能力。说到底,他就是懒。怎样去纠正,培养、训练呢?那就是:用具体真诚地评价,从心里发出,去唤起孩子潜在的向上动力。这不,在我的稍有分量的真诚评价中,小仝就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已经看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同样的方法教育班级中其他的孩子,以及将来要教的孩子,相信来日一定会“接天莲叶无穷碧”的。  【参考文献】4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睢宁县第二实验小学,江苏徐州

8、2212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