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

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

ID:3151771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_第1页
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_第2页
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_第3页
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  摘要:中年级是小学习作的起步阶段,犹如习作教学大厦底下的基石,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这一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承载着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任务。  关键词:学生习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78-01  由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到高年级的篇章训练,中间有一个过渡性的年级――中年级。从整个小学习作训练的安排看,中年级是小学习作的起步阶段,犹如习作教学大厦底下的基石,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这一阶

2、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承载着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任务。在注意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要扎扎实实交给他们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学会观察生活,在表达图画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生活,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教师要依据教材所编排的习作训练体系,认认真真搞好每一次习作训练,在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1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培养习作兴趣  学生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在习作教学中,笔者利用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生活体验,培养习作兴趣。结合校级活动在班内开展丰

3、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营造展示自我的空间,如在指导学生参加校级课文朗读比赛《荷花》时,笔者要求每个学生美美地读,除了声音美,还要表情美,服装美,道具美,造型美。这些美让他们自己创造,服装自己选,道具自己设计,自己做,造型在排演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直到大家都满意了为止。当孩子们或手捧绿色的荷叶,或手捧粉色的荷花,或扮黄色的花蕊,声情并茂地读出了荷花的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孩子们沉浸在朗读中仿佛自己就是舞台中的一朵荷花。比赛后很多学生写了自己的这次经历,一篇篇习作真实感人。  在指导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这篇习作时,笔者

4、重点指导了后进生王X同学,在才艺展示活动中,有意让他参加了班里的课本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表演,在演出中,他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得很好,博得了观众们的好评,他自己也觉得不像在学习上那么被动、落后。习作时笔者抓住机会,鼓励他把这件事写下来。他的作文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每当听到《小松树》的音乐时,我就想起了我们课本剧表演的情景。这件事不仅对他的影响很大,对笔者的震撼也不小,后进生身上也有闪光点,需要老师去挖掘,并帮他们“找米下锅”。只有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他们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来。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习

5、作素材  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条快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就要在敏锐的观察中,时时注意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针对有些学生抓事物特点的能力较差,往往人云亦云,写出的片段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情况,笔者在指导描写“小物件”4的作文训练时,让学生注意同类事物的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拿出自己物品向大家介绍,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动手实践、操作,动眼观察、辨析,动脑思考、分析,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习了《课间十分钟》一课后,布置学生认真观察课后同学们

6、在校园里的一项活动,然后指导学生把活动的过程叙述一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评议,再让学生写下来。如冯X同学写的《跳绳》中的一段:我手中的绳子飞舞起来,我轻轻一抬腿绳子就从我的脚下一闪而过。绳子掠过我的头顶,擦过脚下,上下翻动着,在空中发出呼呼地响声。这段话中的几个动词运用得很形象、生动,可以看出冯X认真揣摩、观察了跳绳活动的。  3搞好阅读指导,训练习作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时代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要想写好段,先要读懂段。中年级学生见识面窄,词汇量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

7、学好教材,打牢双基,练好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基本功,教给学生读段的一般方法,并抓住典型的自然段,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叙述方法,让学生掌握规律,进行片段练习、仿写。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这课学完后,结合课后小练笔,让学生学习作者先写杨梅树,再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叙述方法,仿写故乡的沙枣、杏子等,效果很好。  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和语言,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有些作文训练没有范文可借鉴,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一个“形”,一根拐杖。在教学“小物件”4这篇作文时,笔者自备了一个有特殊来历的小钟表,

8、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再由学生参与写了一篇“下水文”,从外形、结构、颜色、来历、作用等方面描写了小钟表。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向大家介绍,经过评议,再写下来。这样训练避免了有些学生遇到作文“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情况。  4教给学生评改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