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概述

自媒体时代的概述

ID:31624217

大小:55.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自媒体时代的概述_第1页
自媒体时代的概述_第2页
自媒体时代的概述_第3页
自媒体时代的概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媒体时代的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自媒体时代的概述自媒体时代在中国随互联网网广泛使用而兴起,其间经历了搜索引擎,门户网络,聊天工具及社交网络四种主流形式的更迭,现在形成了以个人网络为基元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交流吋代.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报告对"WeMedia(自媒体)”下了严谨的定义:“WeMedia(白媒体)是普通化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中的“自”

2、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自己”,另外一个是“自由”。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公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当事人”,从传播的“客体”变为“主体”并且强调“主客体”的融合,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东西,从此“媒体”披上了平民化的外衣。从“自由”角度分析,“自媒体”意味着公民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性,拥有更大的“自由度”O从自媒体诞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来看,它与报纸、电台、电视、新闻网站几大媒体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自主交叉互播的特点形成了它独有的传播理念、传播价值、传播渠道、传播时效等,

3、从传播向互播转变,这是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一)传播理念一一平等作为草根媒体,自媒体是平民化、私人化、自主化的传播,其理念是平等对话、信息共享。自媒体立足普通公众,关注普通公众,不仅口益成为新闻舆论的一个源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的走向。比如大众媒体直接从自媒体这个公共信息平台上寻找新闻线索,特别是都市类报纸记者、新闻网站记者更倾向于从微博入手寻找信息源;新闻网站将新闻分享到微博的入口,许多政府机构直接注册微博,据统计,去年半年内仅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就达630个。可见,自媒体正在以其

4、特有的传播理念影响着媒体的发展方向,同时作为民情民意表达平台,不仅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而且还可能左右事件本身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二)传播价值一一同向传播价值取决于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需要。传播主体即媒体,它往往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新闻做出取舍,经过传播主体过滤的新闻到达传播客体即受众手中,其乂根据自身价值需要对新闻做岀选择。但自媒体运行过程中,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为同一群体,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的同向性决定了自媒体新闻具有更加强烈的贴近性、趣味性、动态性,更符合冃标受众的偏好。

5、而专业新闻机构在传统新闻价值判断下制作新闻,又经过层层过滤和把关再输送给受众,其中包含了记者的价值观念,也饱含了媒体的价值判断,与自媒体原生态的新闻相比,其吸引力就明显减弱了。(三)传播路径一一网状信息源决定了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垄断信息源、独享话语权,而自媒体的信息源则遍布民间,每一个公众只耍有手机或网络,都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传送岀去,而接收者同时又可以是下一个发送者,新闻的生产者、发送者与接收者不再有身份区别,记者和受众的概念模糊甚至消失。所以,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

6、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多对多的网状模式。同时,不同的载体之间信息发送路径完全没有技术屏障,如公众随时可以将博客上的信息拷贝到MSN,QQ、论坛上,各种载体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公共信息平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信息发送、转发,信息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播,而是在公众之间自主交叉互播,这比传统媒体既定的传播渠道要复杂得多,受众量大得多。(四)传播时效一一高速时效性是新闻的主命力所在。传统媒体的新闻主产流程有严格的制度规定,需经过层层筛选、把关、编辑后才会到达受众。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技术门槛和“准入”条件降低,不需

7、耍成立专业媒体机构来运作,也不需要相关部门审批,新闻生产流程更没有规章制度约束,任何人都可以在博客、微博、论坛、MS乂QQ上发布新闻,信息会很快在这些载体之间互播。决定新闻时效的另一个因素是新闻生产者,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是记者,一般情况下,记者在接到新闻线索后才会赶到新闻现场,但自媒体时代,新闻第一现场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记者,通过手机拍摄的画面可以在几秒钟内传到网上,这种速度其他媒体无法比拟。自媒体时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外部物质基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扩大化作为精神条件•从互联网的

8、发展来说,硬件上,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出现使随身网络成为可能,并由硬件生产商各自推出的相关配套软件(如苹果Appstore)极大地使硬件的应用趋于专门化和品牌化。同时各大公共场合架设的无线网络发射器装置及卫星定位系统使个人与社会关联性进一步加大。软件上,聊天工具(QQ,MSN)•社交网络(Twitter,Facebook,微博,人人网)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在线交流,同时具有时效性与便捷性可使个人生活复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