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ID:31639944

大小:61.8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6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_第1页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_第2页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_第3页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_第4页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参皂昔Rg3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人参皂昔Rg3(ginsenosideRg3,GS-Rg3)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人参皂<Rg3抗肿瘤的作用做一综述。结果:人参皂昔Rg3作为中药抗肿瘤药物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细胞的粘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同时,具有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减毒增效作用,提髙机体免疫力,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等作用。结论:充分发掘祖国传统药物的新作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关键词】人参;人参皂昔Rg3;肿瘤【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56-02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参对某些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后大量的研究证明,人参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是人参皂昔(ginsenoside,GS),目前已分离出40余种人参皂昔单体成分[1],其中重要成分20(R)-GS-Rg3是从红参(栽培人参经晒干或烘干再蒸制而成)中微量提取的,其提取率仅为0.003%,Rg3的研究仅有30余年历史,但其抗肿瘤作用却广受重视。

3、现将Rg3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lRg3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一组生化、形态特征明显的细胞死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特征为细胞内出现凋亡小体,即细胞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后出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聚、细胞膜皱折、最后裂解成许多有膜包裹的颗粒一一凋亡小体。成熟组织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分裂是对立统一的,共同维持细胞增殖更新与死亡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细胞的增殖与更新多于死亡,即意味着组织的恶性增生。肿瘤的发生不仅是细胞分裂过程失控、致使细胞无限增生的结果,也可能

4、是细胞死亡通路受阻、致使应该凋亡的细胞继续存活的结果,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局2012年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2-198)因此解除抑制、重新启动并促进细胞凋亡过程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有研究[2,3]报道一氧化氮(N0)可诱导细胞凋亡,人参皂昔Rg3可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Rg3在主动脉可使内源性N0释放增加,增强由干扰素激活的巨噬细胞或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NO产生能力,并且也可以增强与非粘附的脾细胞共同培养的巨噬细胞的N0的生成。富力、鲁岐在细胞增殖动力学研究中观察到Rg3促

5、进肿瘤细胞凋亡产生凋亡峰,而大量抗癌药物正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其细胞毒作用,所以,细胞凋亡是临床上体现对肿瘤实施化疗和放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陈俊霞等[4]通过人参皂昔Rg3诱导膀胱癌细胞系EJ的凋亡作用的研究发现,Rg3可通过诱导EJ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姜淑华等[5]采用MTT法,分析人参皂昔Rg3对人癌细胞(SMMC-721)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人参皂昔Rg3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作用,与促进细胞凋亡机制有关。提示Rg3是一种很有效的、通

6、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杀死肿瘤细胞的抗肿瘤药物。2Rg3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国内学者富力和鲁岐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发现Rg3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主要作用于G2期,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蛋白质和ATP的合成,使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减慢。辛颖等[6]认为Rg3抑制B16黑色素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及阻滞肿瘤细胞进入分裂期来发挥作用的。吴彤等[7]发现一定浓度的Rg3能有效抑制人大肠癌细胞株HCE8693的生长,Rg3对HCE8693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有浓度依赖性。3Rg3抑制肿瘤细

7、胞的粘附、侵袭和转移根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LouisIgnarro等的研究成果,NO是一种自由基,生物效应多数是通过受体介导的,具有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的作用。而血小板的聚集与肿瘤转移之间有密切关系。侵入至血流中的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及纤维蛋白发生粘连,可导致瘤栓形成,血小板释放的颗粒成分促使肿瘤细胞与纤维连接蛋白、vWF因子接触,释放致密颗粒导致血管收缩和瘤栓停滞,并释放类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刺激肿瘤细胞增生。并且血小板可在肿瘤细胞与毛细血管

8、内皮细胞之间形成粘连桥,促进转移。杨威等[8]通过研究Rg3对鼠源性膀胱癌细胞系BBT739粘附、侵袭和肺转移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Rg3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粘附、侵袭,抑制癌转移的发生。刘基巍等[9]通过观察Rg3和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转基因对小鼠B16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转基因显著地降低了B16黑色素瘤转移的可能性,而Rg3对于抑制B16黑色素瘤转移过程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刘基巍等[10]通过检测PCNA、P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