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ID:31668797

大小:57.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1页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2页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3页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4页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LMW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临床疗效,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5例伴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强的松lmg/(kg•日)+环磷酰胺50mg,2次/日口服+甲基强的松龙05〜lg[20mg/(肚•次)]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点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LMWH5000IU皮下注射2次/日,共观察4周,治疗前后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的变化,并检测抗凝血酶原in(AT-III).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

2、聚体、活性Xa因子(FXa)、活性Ila因子(Fll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24小时尿总蛋白、尿素氮(BUN)、血肌肝(Cr)明显下降(PV005),血清白蛋白(ALB)、内生肌軒清除率(Ccr)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中24小时尿总蛋白下降显著大于对照组(PV005),血清白蛋白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V005),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治疗组中AT-III明显升高(P<005),FIB、D-二聚体、FXa活性明显降低(PV005),Flla无明显变化,无1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中上述指标

3、无明显变化,且5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基础上加用LMWH可尽快缓解RNS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提高治愈率,减少血栓并发症,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低分子肝素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指的是在进行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之后无明显改善或初次激素治疗时敏感而复发后治疗无效的肾病综合征[1],虽然在以往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甲泼尼龙进行冲击也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患者的病情发展使得抗凝治疗成为了治疗RNS的必要过程,低分子肝素在这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其具有的独特抗凝效果理论上对于RNS

4、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但是临床上对于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尚在研究阶段,近年来在治疗此类患者时采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低分子肝素钠(LMWH)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收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16〜57岁,平均3263±576岁,病程05〜45年,所有病例均符合1992年6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的专题讨论会上制订的标准[3],经泼尼松lmg/(kg•0)X8周,治疗无效,或是治疗过程中处于复发状态,均行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均符合高凝状态诊断标准抗凝血酶原III(AT-III)活性W07和(或)D-二聚体

5、浓度〉05mg/L[4],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3秒,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10秒,均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尿路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男10例,女7例)和治疗组18例(男12例,女6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lmg/(kg•日)+环磷酰胺50mg,2次/日或+甲泼尼龙的松龙05〜l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最大剂量Wig,隔天1次,1个疗程3次,间隔7天后再重复使用,共2个疗程,之后给予泼尼松4Omg/0,依疗程逐步减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LMWH5000IU

6、皮下注射,2次/日,总疗程4周,两组年龄、性别和病情轻重程度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指标:①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观察24小时尿总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尿肌肝(Ucr)、血肌肝(C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性X因子(FXa)、活性II因子(Flla)、抗凝血酶原III(AT-III).D-二聚体,并计算内生肌肝清除率Ccr=[尿肌酉干浓度(umol/L)X每分钟尿量(ml/分)]/血肌軒浓度(umol/L)],24小时尿总蛋白用双缩尿法、血ALB、BUN、Cr.UCr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CA-53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AT-II

7、I,ELISA法测定D-二聚体,凝血酶法测定FIB,发色底物法测定FXa、FlIa。②不良反应:两组有无血栓形成,LMWH组有无出血。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转阴,24尿蛋白定量少于015g;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尿总蛋白减少>50%;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尿总蛋白减少25%〜50%;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者加重,尿总蛋白定量增加或者减少<25%。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指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和肾功能的变化及治疗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