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

创设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

ID:31673167

大小:55.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创设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_第1页
创设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_第2页
创设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_第3页
创设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设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摘要:教师针对孩子特点,结合教材情感和愉快因素,利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直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兴趣;问题;游戏;生活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数学所需要的东西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针对学生的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并结合教材本身的丰富情感和愉快因素,尽可能地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模仿学”为“善于学”,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样才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利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直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取决于数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教具的直观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师的肢体语言,能有效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年级第一册数学:算筐里有6个萝卜,拿走了2个,还剩几个萝卜,这道题求剩下的应用题时用减法,我在黑板上画出6个萝卜,把2个萝卜用黑板擦擦掉,就是6个萝卜一一被减数,擦掉的2个萝卜一一减数,黑板上还剩下4个萝卜一一差,这样学生在脑海里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数量关系,而且很轻松地理解了减法的意义一一原来有多少,去掉多少,

3、求还剩多少用减法,学生记得牢,还容易理解。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状态,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效果。女口,教学二年级“两位数的加法”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学校-(1)班有36人、二(2)班有35人,他们清明节去扫墓献花,两个年级一共要献多少朵花?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有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开始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发出来,接着让他们开始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

4、,通过学生大胆地猜想、研究、探索,得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试算。(1)小组说口算36+35二71,摆小棒,说摆法。(2)老师问,学生回答:36为3拥6根,35为3捆5根,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5+5二10(根),单根还剩几根?1根,整捆的冇几捆?3+3+1二7(捆)、合起来是多少?70+1=71(根)。(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lo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通过以上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岀问题并积极

5、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为学生开辟了探索性的学习道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牛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中,寓教于乐,这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乂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加、减混算”时,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朋友,你们乘过汽车吗?”同学们齐声回答:“乘过好,下面同学们做一个'乘汽车’的游戏。”录音机播放小汽车喇叭声响的音乐,有8名学生上来乘汽车,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来3人,学生通过看到的情境,脑袋里马上浮现8-4+3的两步计算数学题,计算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样导入新课,自然贴切,趣

6、味性强,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通过这样一个小小游戏的展开,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很好地掌握了数学知识。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特别是数学,在家庭的日常牛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能激发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又能促进学生去理解,而且冇助于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四年级加乘混算中,老师可以以去超市买菜为例,上课之初,老师可以提问学牛:“同学们,在家里你们最喜欢吃谁做的菜?最喜

7、欢吃什么菜?”引起学生注意后,根据回答的结果设计试题。假如,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是牛肉、西红柿、鸡蛋等,老师可以根据上述食品的市价顺利出题。此时,可以以班里的同学小明(化名)为例,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菜,买了3斤牛肉,单价35元,2斤西红柿,单价3.6元,5斤鸡蛋,单价4.6元,问小明的妈妈买这些食物总共需要花多少钱?在这里,老师也可以釆取别的提问方式,例如,假如小明的妈妈只带了150元钱,问钱够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中,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让他们贴近生活,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编辑王团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