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

ID:31681505

大小:69.4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7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_第1页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_第2页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_第3页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_第4页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探究摘要: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方式,在经济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发展状况及在我国实际应用存在的不足,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走向,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应对对策,以期为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运用对策一、引言2008年发生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三大投行家一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破产,高盛和大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场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了二战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实体经济和生产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发生的原理可以归纳成是这样的,自2008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对

2、许多公司的业绩表现和投资者信心,从而不得不压缩银行放贷,进一步使经济产生震动,使市场陷入“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最终酿成了这场损失惨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人们的言论观点有次贷危机、银行流动性资本不足、金融创新过度、美国政府监管不利、金融家的炒作和公允价值计量等诸多答案被提及,也很多人直接将矛头直指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国际上一些人认为正是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使得此次危机不断扩大,使得资产的价值一降再降,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最终酿成了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一时间被誉为未来会计计量方式的公允价值成为饱

3、受攻击的金融危机的帮凶。面临公允价值遭质疑的局面,会计行业坚决地站出来发表声明称公允价值是一种先进的计量方法,会计本身并没有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只是考虑了金融创新产品的价值,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作为一种信息传导工具,公允价值计量能比其他的会计计量方法更准确更及时地向市场传递会计信息。次贷危机的问题本质还是金融本身,公允价值只是将金融资产的问题提前暴露了出来。本文认为一个稳定发展的金融市场必然配套着一种先进的会计方法,而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还刚刚起步,虽然说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的金融市场并未受到像美国那样大的冲击,那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并未完善,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市场经济体制

4、的不断完善,难以说在未来的一定不会遇到类似今天美国的局面,因此在现在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探讨研究对与完善我国金融会计体系,完善我国市场经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公允价值第一次引入会计计量中是在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公布的报告书第4辑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随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国际会计准则(IASC)、我国会计准则也相应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国际会计准则(IASC)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

5、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9月发布的第157号准则(FAS157)——《公允价值计量》中定义公允价值为:市场参与者之间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于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为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价格或为移债务所支付的价格”o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由此可看出,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FASB及IASC定义大致相同,都是在强调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对资产价值的计量方式,即以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支付的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都强调公允价值以现有市

6、场的定价为计量基础的一种计量模式。二、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现状与意义(一)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现状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经历了三个阶段:(1)提倡公允价值阶段(1997年至2000年)。国家大力提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颁布了10项具体的会计准则。(2)回避公允价值阶段。该阶段从2001年起到2001年,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随意性大,因此,2001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了具体会计准则,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3)重新引入阶段。我国经济越来越广泛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来联系、相互依存和相

7、互影响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从深化经贸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2006年2月15日新会计准则正式发布,并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开始将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纳入会计核算中是在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债务重组》中,允许债务人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此后,公允价值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里。经过一系列的演变与发展,我国已有17项经济业务规定需要公允价值计量,但在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也陆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