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

ID:31688105

大小:55.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和社会支持相关性探究【摘要】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特点及社会支持水平,探讨其人格发展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共选取被试471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16PF人格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均处于正常水平,两者差异不显著。(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3)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与社会支持之间有显著相关。结论:(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人格发展良好。(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缺乏社会支持,特别是客观支持。(3)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对其人格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关键词

2、】留守儿童;人格;社会支持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流向城市,许多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其年幼的子女则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他人代养或寄养,甚至是让年龄稍大的儿童独自留在家乡上学,使许多儿童因此失去了与父母双方共同在一起生活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生存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与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儿童有较大差异,他们的生存、教育和各项权益保护都异于非留守儿童。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社会支持是他们个体发展所能利用的一个重要外部资源,相对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和教

3、育环节缺失,父母行为榜样缺失,使儿童受父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较少,当儿童出现生理和心理等成长问题,或问题行为时很难获得父母及时有效的帮助,使儿童极易成为人格发育不健全者。学者认为留守儿童现象带来的最大问题在于青少年的"道德滑坡”及人格的不健全,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人格以及社会支持的研究越来越多。对留守儿童人格的研究有留守儿童人格的形成过程、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等。而社会支持方面,学者们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水平、来源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将两者结合起来,探讨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与社会支持关

4、系的研究却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相关性,剖析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现状及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为留守儿童的人格养成提供理论指导。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以荆州市农村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1份,有效率94.2%o其中留守儿童158人、非留守儿童313人,年龄在11〜17岁之间。(二)研究工具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1993年编制。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客观支持是个体所接受到的实际支持,主观支持指

5、个体所能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即个体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重测信度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2.16PF人格测验。16PF人格测验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编制,是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量工具之一,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测验共有187题,采用三级评分,分别对人格的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支配性、兴奋性、责任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开放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16项特质进行测量。本研究采用由这16项特质计算得出的二阶因子对被试的人格特

6、点进行描述,分别是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以及神经过敏。(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二、结果(一)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特点将16PF二阶因子的得分换算成1〜10分的标准分,3分及以下属于低分、8分及以上属于高分、4〜7分为正常范围。由表1可知,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3个二阶因子上的得分均在4〜7分之间,属于正常范围,且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其人格发展基本处于正常水平,没有明显问题。表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人格特点留守儿童(N=158)非留守儿童(N=312)总和(N=471)TMSDMSDMSD适应与焦虑4.321.314

7、.161.454.211.411.20内向与外向5.471.135.331.255.381.211.22神经过敏5.071.054.971.355.001.260.88(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现状表2可见,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上有显著差异。但两者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差异不显著。表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TMSDMSD社会支持总分39.685.7941.015.91-2.32*客观支持9.002.929.802.84-2.85**主观支持22.713.1722.863.28-0.48支持利用度7

8、.972.088.351.97-1.90注:*p表3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人格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留守儿童适应与焦虑-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