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ID:31697215

大小:57.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_第1页
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_第2页
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_第3页
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余晓峰(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药剂科461000)【中图分类号】R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021-02【摘要】目的分析地高辛药物浓度的检测结果,为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地高辛药物浓度,0.5ng/ml为最低有效浓度,>2.0ng/ml为中毒浓度。结果共检测86例患者,70例(81.4%,70/86)血清地高辛药物浓度在0.5〜2.0ng/ml的有效治疗范围,7例(8.1%,7/86)达中毒血药浓度,9例(10.5%,9/86)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结论血清地高辛药物浓度检测可为其安全使

2、用提供重要参考,促进临床有效、合理用药。【关键词】地高辛血药浓度放射免疫法地高辛(Digoxin)系玄参科植物毛花洋地黄叶中提取的一种中效强心次级昔,能够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可用于急慢性心力衰渴、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扑等心脏疾患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功能不全药物。作为强心昔类药物,本品毒性较大,安全范围窄,其有效治疗血药浓度和中毒浓度极为接近,且不良反应较大,许多患者存在中毒的可能,故临床上监测服用地高辛后的血药浓度水平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合理有效用药,现将我院近2年来的8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

3、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服用地高辛维持量治疗的86例心脏病患者,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44〜77岁,平均(58・4±5.6)岁,其中<50岁者24例,50〜70岁者46例,>70岁者16例。所患疾病主要为肺心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房颤等,且多兼有两种或以上病症,并有不同程度的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渴。所有患者均服用地高辛维持量,即0.125〜0.25mg/do服药前血清牛化检测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1.2测定方法在服药1周以上达稳态后,于下次清晨服药前采集静脉血2ml,低温离心分离血清,当天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地高辛药物浓度测

4、定。所用仪器为美国BeckmanCoulter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放免检测仪,应用该公司提供的地高辛定标液试剂盒对检测项目进行定标并确定参考曲线,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地高辛药物水平,检测限为0.01ng/mlo2结果参照我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标准,以地高辛血药浓度0.5〜2.0ng/ml为安全有效治疗范围。86例次检测结果显示,最高血药浓度为8.6ng/ml,最低血药浓度为0.2ng/mL其中低于下限0.5ng/ml者9例次,占总数10.5%;高于上限2.0ng/ml者7例次,占8.1%;测量值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者70例次,占81.4%。3讨论治

5、疗药物监测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地高辛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是唯一经过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的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半衰期较长,平均为1.6d,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⑴,故临床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肾功能的不同状况加以适当调整,本研究入组患者肾功能均正常。地高辛药物浓度的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大,在常规维持剂量下的部分患者亦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有些患者或无明显疗效[2]。所以在临床上测定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并结合相关毒性表现可协助诊断是否存在药物中毒,进而确定个体化的适宜治疗浓度。放射免疫法特异性较强,灵敏度较

6、高,用血清量小,方法简捷,可实现自动化[3]。本组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5〜2.0ng/ml的安全范围内者占81.4%,提示临床上大多数服用维持量地高辛0.125mg/d或0.25mg/d的给药方案是合理的。而本组资料发现,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日给予0.125〜0.25mg的地高辛,只有不足10%的患者血药浓度>2.0ng/ml,提示只要不随意增人本品剂量,大多数患者服用地高辛是安全的。此外,本结果显示9例次地高辛测定结果低于有效治疗浓度下限,不排除有自行减量或不规则服用的情况,尤其是那些生活自理能力和记忆力下降的老年患者可能发生此种现象,另一可能原因为临床医师

7、由于担心地高辛剂量过高而引起不良反应,习惯性的采用较低药物剂量,反而达不到有效治疗浓度。地高辛的临床有效剂量达中毒量的60%,较易发生不良反应,既往研究提示中毒发生率约20%[2],如较早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及视觉障碍等,其主要毒性反应为心脏毒性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本组7例次测定结果高于治疗上限,年龄均大于60岁,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其肌肉组织减少、肾功能减退,易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其它研究亦发现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升高趋势[4]。此外,不排除部分患者联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