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期末检测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期末检测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

ID:31698329

大小:55.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四年级期末检测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_第1页
四年级期末检测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_第2页
四年级期末检测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期末检测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年级期末检测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命题。试题力求体现全口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以新“新课标”为纲,以书本为“本”,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试题力图体现以下特点:1、题型多样。《语文课程标准》指岀:“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而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次检测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的四个大题20小题中就涵盖了卷面字体、积累和

2、运用、情景写话、段落篇章以及写作等方面。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述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贴近生活。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屮,增强答题信心。如生字词的考查、情景写话、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3、注重积累。小学中高年级段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基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屮,

3、本次检测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如第二大题的第6-9小题填写成语、谚语、古诗、名言警句等,目的就在于检查学牛的语文常识的积累。二、考试情况。这次语文检测本班学生成绩尚算理想,比单元检测进步很多了,这充分说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而期末的复习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分析学生的语文素质,透视学生的学习彳亍为,本人认为本次检测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基础知识掌握较牢。试卷的1至5题基本都属于基础知识部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率较高。对汉语拼音,“新课程标准”的主要要求就是能够正确拼读,从第3题组词答题情况来看,

4、学生基本能够达到要求。后面的补充成语、按要求选句子、默写古诗、谚语、名言警句都失分不多,这充分说明平时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行之有效。(二)、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能力不够强。本次阅读题分课内和课外两大题设9个小题目,旨在降低难度,增加阅读量,课内阅读题学牛答题情况都不错。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但课外阅读题失分较多。(三)、能写出基本合格的作文。范围虽然不大,但是选取材料容易。学生大多行文顺利,完成了350字左右的文章。这比平时习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四)、缺乏应变能力。从试卷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对试题的变通能力。如

5、情景写话的两道题,平时在口语表达训练时能够流利地表达,一旦考试要求用到具体的环境就茫然。(五)、表达能力还需提高。本次习作基本属于写记叙文的范畴,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于现实生活选材再进行作文。部分学生能写出较为通顺、流畅的习作,但是多数学生作文内容较为平淡,或者把以前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或作文选上背熟的文章硬搬上试卷,鲜见语言丰富,表达生动,充满活力的好作文。这一方面说明学生思路述不开阔,有“宿构”嫌疑,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写作能力不强。(六)、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这是学生的通病,很大情度与低年级抓写字要求不够严格有关系。《语文课程

6、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只是字体不够工整,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开始填写姓名、学校就潦草,这说明平时就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老师的重视。三、教学建议。为了克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针对本次的质检情况,结合当前的课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学建议。1、丰富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屮提升到重要的位置。应该努力挖掘

7、教材中的“文化蕴育”,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牛的“人文素养”。2、倡导自主学习。《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组织教学时,要努力做到: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⑵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8、3、强调感悟积累。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⑴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⑵引导学生多读。⑶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生活的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牛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