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教学案例(陆宁娟)

《找次品》教学案例(陆宁娟)

ID:31699498

大小:58.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找次品》教学案例(陆宁娟)_第1页
《找次品》教学案例(陆宁娟)_第2页
《找次品》教学案例(陆宁娟)_第3页
《找次品》教学案例(陆宁娟)_第4页
《找次品》教学案例(陆宁娟)_第5页
资源描述:

《《找次品》教学案例(陆宁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找次品》教学案例南宁市隆安县第二小学陆宁娟在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下,我在本校上了一节示范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课后受到学生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这节课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教材的内容特点等,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比较、推理、归纳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整个教学活动突岀了学生的主体性,同吋渗透了“优化”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了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片段一】

2、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师:(出示3瓶外表完全一样但其中有一瓶已经吃掉两粒的益达口香糖)大家看,这是什么?喜欢吃口香糖吗?师:这几瓶口香糖我是特意带来奖给我们五(1)班的同学的,不过,要想吃到口香糖,必须得有个条件:待会要开动脑筋,积极帮老师解决疑难问题,能做到吗?师:好!问题来了,是个很简单的问题。请问:这几瓶口香糖完全相同吗?生:(异口同声)相同!师:确定吗?生:确定!师:老师遗憾地告诉你们一一回答错误!师:的确,这3瓶口香糖外表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在这3瓶口香糖中,有一瓶的重量比另外两瓶稍微轻了一些,因为我的小孩也特别

3、爱吃口香糖,昨天我买回来后她就偷偷地打开一瓶吃了两粒。所以,在这3瓶中有一瓶是少了两粒的,你们猜一猜,(出示3瓶口香糖)是这瓶?还是这瓶?或者是这一瓶呢?能确定吗?师:我也不能确定!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给找出来呢?谁来说一说,有什么办法?(生各抒已见)师:数一数的方法不卫生又麻烦,因为只少两粒,区别不大,所以很难掂得出来。那我们就选择用天平来称吧。师:(课件出示天平)天平的左右有两个?如果两个托盘的上面放的物品一样重,天平会怎样?如果不一样重,天平就会怎样?高的一端表示物品比较?低的一边表示物品比较?师:那大家猜一猜,

4、现在我随意地拿两瓶口香糖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会怎样呢?师:(课件出示平衡的天平)把两瓶口香糖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上,如果天平平衡,说明什么问题呢?师:(课件出示不平衡的天平)那如果天平不平衡的话,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师:这么说,我们只要称几次就能找到少的那瓶?师;刚才我们是随意地拿两瓶口香糖放在托盘上,天平有可能平衡,也有可能不平衡,这是天平会产生的两种情况,而我们只放了几次?说明我们只称了几次?师:刚才我们称的过程也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表示:有3瓶口香糖,分成3份,每份是几瓶?(板书:3(1,1,1)师:我们把其中的两瓶拿来

5、称,(板书:3(1,1,1))如果天平平衡,说明第三瓶是少2粒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高的那瓶是少2粒的,只要称几次就能找到少的那瓶?师: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物品看起来完全相同,但有时会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物品,这个物品我们称它为次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用天平來找次品的问题。(板书:找次品)【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片段二】自主探究,方法多样。师:找次品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关于体育方面的几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吗?那你们知道一个标准的乒乓

6、球的重量是多少克吗?师:老师这里有5个球,其中有4个都是2.7克,有一个比2.7克稍微轻了一些,你们能用天平把这个次品球给找岀来吗?师:好!下面我们就來操作。先听好要求,待会四人小组合作,用5枚硬币代替5个球,用天平图来模拟操作,看看有几种称量的方法?听明白了吗?开始!(学生操作)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称的?师:你们把5个球分成了几份?每一份分别是几个?怎么称?生:拿个数相等的两份来称,如果平衡,说明次品球就是外面的那个。师:那天平一定平衡吗?牛:不一定。还有一种可能,天平不平衡。师:说明什么?生:说明次品

7、球在高的那两个里面。师:接下来怎么做?生:拿高的那两个再来称。师:找到次品球了吗?是哪一个?生:高的那个。(根据学生的冋答同步用课件演示)师:这种称量的方法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表示。(板书树形图)师:一共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球?师:运气好的时候一次就能找到次品球,但到保证一定能找到次品球要考虑运气不好的吋候,所以,一共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球?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生:我们可以把这5个球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别是1个,先拿前面那两份来称。师:如果不平衡,能找到次品球吗?生:能。高的那个就是次品球。师:如果平衡,说明什么?

8、生:说明次品球在后面的3份里面,我们再拿其中的2份来称。师:会产生儿种情况?生:两种。一种是平衡,说明次品球是最后的那个,另一种是不平衡,高的那个就是次品球。(根据学生的冋答同步用课件演示)师:这种称量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表示。(板书树形图)师:这种方法一共称几次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次品球?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