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安全用药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安全用药

ID:31744518

大小:56.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安全用药_第1页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安全用药_第2页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安全用药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安全用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安全用药高云1杨文广2(1内蒙古通辽市职业学院028000;2内蒙古通辽市医院028000)【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404-02【关键词】中草药注射剂临床表现安全用药中药注射剂是一种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它在抢救危急重症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使得部分医疗机构对中药注射剂木身的安全性产牛了质疑。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2008年12月北京地区药学会学术

2、年会上做报告时也曾指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牛率远远低于西药,而不合理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占了70%以上。所以合理应用事关重要。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不良反应类型及累及的系统和器官皮肤及附件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潮红、斑丘疹、尊麻疹、瘙痒、玫瑰疹、水疱等各种皮疹。全身损害,全身不适,过敏性休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意识不清、口唇紫组和四肢厥冷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哮喘、双肺布满干湿啰音;循环系统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心悸、胸前不适、心律失常、血压异常

3、、心绞痛等。消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液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异常、紫瘢、白细胞减少等。泌尿系统,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少尿、急性肾衰竭等。肝胆系统,主要表现为巩膜黄染、肝功能改变等。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癫痫样发作、口唇麻木、语言不清等。药物热,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等。(1)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为用药后20秒至60分钟之内较多,最慢为停药后3周⑴。(2)绝犬部分皮肤过敏反应停药后逐渐痊愈,其他不良反应釆取相关治疗后,绝大多数痊愈或好转。2•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

4、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2)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吋,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

5、质者应慎用。(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3•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1)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及是否有过敏史,对有明确过敏史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中药注射液。(1)首次用药30分钟内应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因不良反应发生多在首次用药30分钟内,若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及时治疗。(2)静脉滴注结束后建议患者留观察30

6、分钟,因不良反应亦可能发生在静滴结束后数分钟,以防不测。(3)注意输液的选择,输液的性质,PH值,离子浓度,渗透压等可影响中药注射剂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所以在使用吋一定垂视输液的选着,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输液配伍。(4)使用中药注射液吋从小剂量、低浓度、慢滴速开始用药,待机体适应后,再逐步增加增加剂量、滴速。严格按推荐的剂量使用,避免人剂量,超剂量,长疗程使用[2]。(5)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尽量减少配伍用药必须联用时应在两者之间加适量输液进行间隔。尽可能减少与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提倡口服给药,凡能口服的避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避免静脉用药,静脉用药必要吋

7、分瓶滴注,注意药品质量。(6)疗程用药尽量使用同一厂同一批号的产品[3],同一品种不同厂家,工艺不尽相同,造成的成分变化千差万别,导致其临床上不良反应也有显着差异⑷。(7)推荐成人使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为配液,滴速控制在30・40滴/分;小儿使用剂量应根据体重比例换算,滴速控制在15・30滴/分。碳酸氢钠与中药注射剂发生配伍变化较多,应避免与其配伍。参考文献⑴李丽,刘日升,周祥富等.35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中国药业,2004,13(3):61.[2]王亚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分析.中国执业药师,2008,11(5)1

8、7-18.[3]白乐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