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寒热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和护理

中医寒热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和护理

ID:31748848

大小:53.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中医寒热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和护理_第1页
中医寒热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和护理_第2页
中医寒热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和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寒热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寒热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和护理【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07-01原发性痛经(PD)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痛经,临床表现为每次月经来潮前后或行经期间下腹及腰部有疼痛、坠胀感,严重时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晕厥。多发于青年未婚女性,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作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把握寒热为主,根据月经周期不同生理特点和痛经发病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及辨证护理措施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

2、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58例PD患者;年龄17〜36岁,平均(26.5±9.7)岁,初潮年龄13〜16岁,平均(14.5土1.8)岁;月经周期25〜30d,平均(28.6±3.4)d,行经时间4〜7d,平均(5.6±1.8)d,病程12〜78mon,平均(45±31)monoPD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0所有病例均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史,6个月内无服用止痛药、镇静药及激素类药物史者。1.2方法1.2.1辨证施治所有患者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方法,并使用自拟的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经验

3、方,处方组成:当归30g,酒芍25g,元胡35g,香附20g,丹皮20g,川苇20g,炒艾叶15g,乌药15g,吴茱萸15g,生姜15g,桂枝15g,肉桂10g,细辛15g,牛膝10g,蒲黄10g,大枣30go肾阳不足、阴寒凝滞者加炮附子10g,小茴香6g,乌药6g,续断15g;脾阳虚明显者加炮附子10g,干姜6g,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5g;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川楝子6g;湿热者加蔚蓄10g,车前子10g,焦山梔9go经后十日始服至经至,此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1.2.2辨证施护注意观察病人疼痛的性质、

4、程度、时间、部位,并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判断其寒热虚实。痛甚时,可针灸止痛,一般取穴中极、气海、三阴交、太冲、内关、合谷等或取耳穴子宫、神门、肝、肾压籽止痛。保持外阴清洁,绝对禁止性生活、盆浴、游泳及冷水淋浴,防止寒邪入侵。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合理营养,多补充维生素类食品,根据痛经的不同表现,分别给予温通、化瘀、祛寒、补虚的食品,经常食用具有活血,行气作用的食物等。1.3效果评价①疼痛评分: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并分别于治疗前(TO)、治疗后第一月经周期(T1)、治疗后第二月经周期(T2)、治疗后第三月经周期(T3)及

5、随访结束(T4)采用CMSS评价痛经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其中总频率是本经期体验到的每个症状持续的总时间(0〜4分)。②子宫血流指标评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峰值比(A/B),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_)±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t检验。标准水准a=0.05o2结果患者治疗后CMSS评分:Tl、T2、T3和T4时间点与T0时间点有显著差异(均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