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

ID:44025894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_第1页
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_第2页
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_第3页
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_第4页
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临床观察【关键词】节育术;术后并发症;痛经;辨证论治多年来,我们通过对门诊及生殖健康体检妇女体质跟踪调查分析发现,妇女节育术后痛经常常以寒凝血瘀证及瘀阻子宫证为多发,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为进一步评价其疗效,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对中医辨证治疗节育术后痛经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来源于本院妇科门诊及本院组织的〃三八月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活动中体检者,通过问诊、妇科检查及血、尿常规和盆腔B超检查进行初步筛查,筛选出160名节育术后

2、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纳入病例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80例,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6.3岁;病程1〜14年,平均9.6年。西药组80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5.7岁;病程0.5〜16年,平均7.6年。2组患者痛经程度、持续时间、痛经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1]。①瘀阻子宫证:小腹阵发性疼痛,腰紙酸胀,阴道出血时多时少,或淋漓不净,色紫黑,有血块,头昏乏力,恶心欲呕,口渴不欲饮,大便秘结,舌

3、质紫黯,脉细涩。②寒凝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月经后期,经量少,色黯黑有块或呈黑豆汁样,畏寒,手足欠温,苔白腻,脉沉紧。1.3纳入标准①年龄为18〜55岁,并行节育术者(输卵管结扎术、屮期引产、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上环、取坏);②符合痛经诊断标准[2],视觉模拟评分法(VSA)[3]≥40mm;③符合中医"痛经"病证和相应证候诊断标准;④知情同意,志愿受试。1.4排除标准①原发性痛经患者;②中页辨证不属于瘀阻了宫证或寒凝血瘀证:③合并心、脑、肾、肺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代谢性

4、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过敏体质者;⑥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1.5治疗方法中药组:瘀阻子宫证用生化汤加减(当归10g,川茸5g,桃仁10g,红花5g,肉桂5g,黄英10g,炙甘草6g,续断10g等);寒凝血瘀证用少腹逐瘀加减(桃仁10g,红花5g,肉桂6g,小茴香20g,川茸6g,当归10g,乌药15g,艾叶6g,菟丝子6g,丹参10g等)。本院药房煎药机煎制,每袋200mL,早晚各服1袋。经前14d开始服用,连服14do西药组:氨酚待因片(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1206),经前14d开始,必要时服用,1片

5、/次。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第3个月经期后随访1次。所有药物均由本院药房购入,在用药期间停用与本次观察无关的药物。1.6观察指标与方法①痛经程度:以VSA进行评分,0mm为无痛经,100mm为最严重痛经,患者视图后根据自身感受通过统一培训讲解,选择相对应数值。②填写痛经时间问卷[4],包括每日痛经的最多次数、经期痛经持续时间。1.7疗效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痛经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

6、上;未愈:疼痛未见改善。1.8统计学方法全部病例资料输入epidata3.0数据库,数据转化后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以—x土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经2个疗程的治疗,中药组患者痛经消失或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96.2%;西药组患者痛经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52.5%o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前后痛经程度持续吋间等变化情况见表2。表12组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2组痛经患者

7、治疗前后及随访主要指标变化情况比较3讨论痛经属于中医学〃痛经〃范畴,其病因病机多涉及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肾气亏损。《诸病源候论》认为〃妇人月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Z气客于胞宫,损伤冲任之脉〃,病位在胞宫、冲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我们临床观察发现,现代妇女行节育术后多呈虚、瘀、郁、下焦虚寒体质,痛经中以寒凝血瘀证和瘀阻子宫证最为多见,治疗宜温经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止痛,方药以少腹逐瘀汤和生化汤加减。本项研究以VSA评价痛经程度,并选择痛经时间、次数等客观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医辨证治疗可

8、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痛经程度、减少持续时间和痛经次数,总有效率达到96.2%,优于西药组(P<0.01)o【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