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

ID:31748862

大小:87.5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17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_第1页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_第2页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_第3页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_第4页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探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商榷[摘要]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是解决中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之一,对促进中药市场的优质优价有着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使用的《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制定在30年以前,中药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已经与现代市场不符。该文综述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文献,认为与单一或少数化学成分相比,生物活性更能反映商品规格等级的内涵;对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使用对象、涵盖范围、功能定位、与需求多样性的协调、与药典标准的关系、尺度等问题进行了商榷,提出了中药材规格等级划分应着重解决中药材市场的

2、信息不对称问题,反映主要品质差异,中药材商品规格划分权重应视具体品种而定,等级不应只看大小。该文认为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可以涵盖切片;以三七为例介绍了规格等级标准范例,对中药材生产、管理和中药经济研究具有参考意义。[关键词]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物质基础;生物活性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是中药市场交易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标准。商品规格等级的产生与人们对中药品质的认识密不可分。正如中医药泰斗王永炎先生提倡中药''品、质、性、效、用”一体研究,“品、质”是中药发挥“性、效、用”的基础。“品、质”不明,直接影响后期的临床应用。对"品”进行研究,解决中药的来源

3、等真伪问题,对"质”进行研究,解决中药质量的优劣问题,“品”和“质”二者共同构成中药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就是对“质”的标准化。本文对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对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产生的背景、目的、规程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商榷,提出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建议范本。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产生和变迁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形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根据唐廷猷所著的《中国药业史》(2013年)记载,中国药业经历夏、商、西周、春秋的孕育和萌芽,到战国以后才逐步形成[1]。在药业发展过程中,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已正式出现

4、,如“《范子计然》所载87种药材……以气象地理知识为先导,药材商品突出品名、产地和优质标准,4种药材有等级规格”[1]。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记载的30多种中药材有90多种规格[1]。唐朝《千金翼方》记载全国有519种优质药材,分产于13道133州[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许多药材有产地优劣乃至药性强弱的划分[2],清朝时期的《晶珠本草》所载药品几乎均有规格等级划分[3]。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颁布了《3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k1964年颁布了《54种药材商规格标准》、1984年部颁布《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4]。2研究现状2.1单一或少

5、数化学成分难以解释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科学性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物质基础研究文献相对较多,此类文献主要是揭示规格等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表面上看来规格等级与化学成分似乎存在必然联系,但是找到合适的指标揭示该联系并不容易。如王强等研究测定结果显示,亳州白芍一至四等芍药昔含量相近[5],张丽宏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三等白芍3种成分含量总和高于一等白芍16.42%,高于二等白芍20.93%,说明以芍药内酯昔、芍药昔、苯甲酰芍药昔的含量高低为指标来区分白芍药材的等级高低不太合适[6]。大黄、款冬花、川苇等中药材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如王伽伯等对34份大黄药材的售价(

6、等级越高,售价越高)和所含5种蔥醍含量相关分析,并未发现二者间有明显的相关性[7]。而何英梅等的研究发现大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四等〉三等〉二等〉一等〉特等[8],即大黄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与其含量呈负相关性,规格等级越高,含量反而低。凌珊等对款冬花的研究结果显示芦丁含量高低与传统等级相关性不大,不应将其作为款冬花饮片分级的主要指标[9]。施学骄等研究发现川苇商品规格等级的高低与阿魏酸、藁本内酯、总酚、多糖含量无明显相关性[10]o当然,也有不少文献显示某些指标高规格高于低规格,如刘卫根等研究发现除须根外,蚕羌、竹节羌、大头羌和条羌中挥发油含量依次降低,与传

7、统等级划分方法基本一致,该实验从挥发油含量的角度佐证了羌活传统的等级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1]。再如沈金灿等比较了不同等级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含量的差异,相同等级的甘草中野生的甘草酸含量比人工栽培的高;而同种栽培方式下等级越高,甘草酸质量分数也越高[12]。李雕等对不同等级的罂粟壳的研究显示了不同等级罂粟壳生物碱配比有差别;一等品药材吗啡质量分数最高,为0.650%;二等品药材磷酸可待因质量分数最高,为0.466%;三等品药材罂粟碱质量分数最高,为0.029%[13]。对于天麻而言,一等品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较高,冬麻比春麻含量高[14]o2.2生物活

8、性更能反映商品规格等级的内涵相比之下,用生物鉴定法来评价规格和等级似乎更加适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