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精校解析Word版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精校解析Word版

ID:31755863

大小:84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17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选修)试题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司马光指出“以魏武(曹操)之暴戾(lì,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中的“名义”源自哪一学派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汉时期董仲舒吸纳道家、法家等

2、思想建立了新的儒学体系,新儒学倡导“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成为统治思想。“不敢废汉而自立……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名义”应主要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和C项在当时不是统治思想,D项在汉代不是统治思想,已经被儒家思想吸收利用了。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三纲五常2.《论语》中,“仁”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

3、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杀身以成仁’。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仁的学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C.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D.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杀身以成仁”等都被看做“仁”,这说明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仁的学说还未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儒家思想的群众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故D项错误。-21-3.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

4、‘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A.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可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起到警告统治者暴行的作用,起到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董仲舒的思想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排除A;由材料“实重革命而轻受命”可见董仲舒的思想并非一概

5、迎合君主谋取权位,排除B;董仲舒的思想本质上顺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排除D。4.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两人的本质意图是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可知,两人都认为程朱理学不务实,对社会生活作用不大,本质意图是倡导经世致用的社

6、会风气,故B正确;A表述正确,但两人的本质意图是倡导自己的观点,并非抨击程朱理学,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程朱理学不务实,主张经世致用,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5.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21-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图一反映的是宋朝理学的发展,图二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图二,排除;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是在唐宋时期,不符合图二,故B项排除;两幅图都是儒学的发展,都没有体现出近代民主思

7、想,故D项排除。6.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这体现了李贽A.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B.对科举制度的否定C.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D.希望得到后人认可【答案】C【解析】【详解】-21-根据材料“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李贽反对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科场当以选士”,李贽并不反对科举考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表明李贽在批判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的同

8、时,又希望自己的学说成为科举的内容,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李贽并不仅仅希望得到后人的认可,故D项错误。【点睛】李贽的思想主张虽然一定程度上带有反封建专制、反正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