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

ID:31761518

大小:56.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和应对【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表现为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理清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情境创设应有趣味性、启发性、挑战性、情境创设应有现实性。【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误区应对1.创设情境的必要性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创设的必要性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1.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1.2引导学生

2、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1.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1.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2•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2.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如果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一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

3、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蓝猫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蓝猫头像+复习题,其次是蓝猫头像+例题,再次是蓝猫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蓝猫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蓝猫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蓝猫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的"磁场效应”。2.2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

4、,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3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

5、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肯定会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3•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理清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明确以下几点:3.1情境创设应有趣味性。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自然萌发参与意识,就能顺利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积极探索。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富有趣味性,要有利于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比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一开始可展示多媒体课件:一只小猴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

6、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一路上小猴上下颠簸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然后在圆周长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出示实物圆形,并用红绸带绕圆一周,让红色的“圆周长”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帮助学生成功地首次感知,形成鲜亮的表象。再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认识。随后又可把红绸带从圆周上拉下,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一周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求其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而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又可以用拉直的红绸带去量直径,证实圆周长确实是

7、直径的3倍多一些。3.2情境创设应有启发性。在学习中产生疑惑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目的是促进学生数学思想和思维的迁移。比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理解并牢固掌握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自身规律等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突破难点的'‘金钥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