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教育之现代反思

服从教育之现代反思

ID:31766246

大小:58.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服从教育之现代反思_第1页
服从教育之现代反思_第2页
服从教育之现代反思_第3页
服从教育之现代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服从教育之现代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服从教育”之现代反思刘晓慧刁生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摘要:“服从哲学”是屮国式教育的核心,也是父母对孩子要求从未被撼动的亘古不变的标准,具体表现为儿童纯真消逝,与批判性思维背道而驰,创新能力的消解。走出“服从教育”需辩证对待“服从”,建立良好威信;呵护儿童的纯真,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注重体验式与创新教育。关键词:服从教育;批判思维;创新能力;作者简介:刘晓慧(1993—),女,广东清远人,硕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作者简介:刁生富(1964—),男,河南南阳人,博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

2、济管理与法学院教授。收稿日期:2017-06-29Received:2017-06-29一、“服从教育”之定义与表现“服从教育”即家长竭尽心力去让孩子完全服从他们,以树立自身的权威,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服从教育”往往培养出听话但懦弱的孩子。在童年时期,父母教养方式不仅是促进儿童身体、情感、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水平提高的重耍变量,而且影响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Hl然而,土耳其一项研究指岀,儿乎所有社会经济阶层的母亲都强调儿童遵从服从的规则,只有上层社会经济水平的母亲会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此外,现实中的“服从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铜墙铁壁的阻隔下运行的,一些教育者把“

3、服从”与成绩的好坏、孩子的优劣挂钩。学生便往往受困于家庭、教室、补习班三点一线的固化教育场所之中,自我磨炼的机会便限于边缘化的境地,孩子的思想意识逐渐僵化,个人的本色也黯淡无光,批判性思维更被“服从”之重锤打落。二、“服从教育”之危害(-)儿童纯真消逝“服从教育”将导致儿童纯真的消逝。著名教育家卢梭指出,孩子的天性包括具有纯真、活泼的性情,极大的好奇心,不止的模仿心以及快乐的天性。其屮纯真是儿童的主要天性,是儿童最宝贵的财富。“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耍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4、,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3]可见,一味地注重服从教育阻碍了孩子童真的保持。(-)“服从教育”与批判性思维背道而驰“服从教育”阻碍着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与发展。显而易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无条件地听父母和老师的话,说到底就是让学生迷信权威,迷信书本。这种教育直接导致了学牛批判性思维的缺失,结果只能使学牛变成一味服从成人意志的奴隶。“老师一直讲,学生一直记;老师滔滔不绝,学生鸦雀无声”已成为屮国教育最大的问题。而若我们失去批判性思维,创新便成为无本之木。(三)创新能力的消解,影响创新创业创新能力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千百年来的“服从教

5、育”观念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讲,许多奇迹是由少数的“不服从者”创造的。可见,错误常能催生创新。中国学生从小就接受“服从教育”,导致他们迷信师长,思维定势,创造力差,进而导致创新创业成功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的出现。创造力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因而正确看待以及对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三、正确对待“服从教育”(-)辩证对待“服从”,建立良好威信真正的“服从”,不是“卖力服从”,也不是“被动服从”,更不能实行棍棒教育以达到“一劳永逸”的结果,应是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使孩子从内心深处接受大人,最终自然而然

6、地树立良好威信的过程。首先,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应尽量少使用“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Z类的口头禅,而要采用商量、建议、征求意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使孩子从内心深处接受大人的意见。匕1其次,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指孩子具有思想性、客观、遵循逻辑、不盲从、质疑、创新等特点。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不会盲目跟风,不易随波逐流,不会无条件地听从有悖于常识、真理的话。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地思考,找到具有建设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法。最后,父母为建立和提高自己的威信,可以从以下儿方面做起:健全人格品质;以身作则,树立自己的威

7、信;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并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正人先正己,检点自己的言行;了解和帮助孩子。£41(-)呵护儿童的纯真,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面对“服从教育”肆虐,儿童纯真消逝的巨大挑战,教育者应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以真实、诚恳、科学之心抚育孩子,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去对待他们。正如儿童会受到大脑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智力的发展呈现阶梯式的方式,层级递升,人们便设计了与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以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支扌掌,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5]每一阶段个体理解世界的方式都不尽相同,儿童在某一阶段获得的认知能力,都将为他

8、下一阶段能力的获得作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