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

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

ID:31767462

大小:62.3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8

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_第1页
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_第2页
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_第3页
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_第4页
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论文: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摘要本文观照古代武术理论摄取兵家理论的简况,揭示出九条兵家理论溶进了武术理论:保国卫民,有备对无备,胆气当头,智谋为上,知彼知己,掌握主动,兵贵神速,先静后动、以逸待劳,虚实交织、互相呼应。这既增加了武术理论的深度,又有助于武术理论对武术实践的指导。关键词武术理论兵家理论摄取我国武术与军事武艺同源异流,并且始终交叉地发展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军事乃大武术,武术乃小军事。这种亲近的血缘关系,便使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此,还没有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所以,笔者不

2、揣浅薄,略加论述。从先秦到清朝,我国的战争相当频繁。无数次的战争产生了许多卓越的兵家,结出了兵家理论的累累硕果。好些武术家便将若干兵家理论溶进了武术理论。主要体现于下列九个方面:1保国为民孙武指出,用兵作战是“国之大事”[1],其目的在于'‘诛暴乱,禁不义”[2“诛暴君而振(赈)苦民”[3],即在于保国为民,使国家、民众不遭受凶暴敌人的危害。楚庄王说:''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4],表达了这个观点。这是兵家理论异常光辉的精华。它既反对用战争去侵犯其他国家,又反对用战争

3、去实现个人野心,鱼肉人民。武术理论汲取了兵家理论的这一精华,主张“为国出征把敌拿”,“济困扶危救众生”[5]”。许多优秀的武术家都奉行这个主张,为国为民而学习武术、施展武艺。剑侠荆轲即是代表。他反对暴秦鲸吞其他国家,想要"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6],前去刺杀秦王,英勇牺牲,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名垂后世”[6)。2有备对无备无沦做什么事,都要预先有所准备,才可能成功。作战更加如此,孙武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De••战准备十分重要的一环,是训练军队,吴起强调“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4、7],否则,军队仓促上阵,临阵磨枪,不但无法战胜敌人,反而会使自己遭到惨重的失败。兵家这个理论,为武术家们所服膺。他们无不重视准备,谆谆告戒习武者“有备能制人,无备受人制。”“交口之前要考虑,动手之前要准备。”(拳谚)他们也无不重视训练,谆谆告戒习武者:“七十二艺须苦练,春夏秋冬不休闲;每天练习数百遍,持恒定然成好汉。”[1],正是由于这样,历代武林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产手,他们能够克敌制胜。自己要作好准备,对敌人则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1]o这是兵家理论的一条完全正确的原则,用之方可获胜即“以虞(准

5、备)待不虞者胜。”[1]所以,武术理论也力主用它,象拳谚说的“乘其无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击之。”优秀的武术家们每每照此行事,博得了胜利,正象《水浒传》描述他们的典型形象一一武松打蒋门神那样:“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白吃了那一惊,……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理,寵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

6、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人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8]武松有备而来,一下子将无备的蒋门神打倒了。3胆气当头战争关乎着双方的生死存亡,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1]。所以,不管是将帅还是士兵,首先都必须具有胆量、勇气,兵家理论便将胆气作为将帅的首要条件之一,要求他们“气凌三军,志轻强虏”,“勇于大敌”[9],同时将胆气作为士兵的一个主要条件,要求他们“必以胆为主”[10它认为“兵战之场,……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勇于牺牲便胜利,贪图苟且便败亡)[7]。

7、武术搏斗虽然不象战争似的与国家、军队的命运息息相关,但也决定着个人或群体的胜负、生死,因而武术理论也要求武术家首先必须具有胆识、勇气,如拳谚说的:“一胆,二力,三功夫。”“放胆必成功。”[11]4智谋为上军事当然要用武力,然而兵家理论却更崇尚智谋,所谓”上兵伐谋”[1],最好的用兵之道是运用智谋战胜敌人。因为一者运用智谋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既能战败敌人,又能使自己不受任何损失,那是"善之善者也”[1];二者“兵无常势”[1],战争是异常复杂、变化多端的,没有智谋,光靠猛冲猛打是不行的。基于此识,兵家理

8、论要求军事家充分发挥才智,老谋深算:战前要研究、制定战略战术等,即“未战而庙算”[1];战时要随机应变,“因敌变化而取胜”[1lo武术理论同样将智谋置于武艺之上。它揭示武打的一个特点是:“微妙莫测变无穷。”(拳谚)因此,它认定:“有智赢,无智输。”(拳谚)它强调;''劲变招变,敌变我变。”(拳谚)“随人所动,随屈就伸”[12]。“不要站定成式,不可专用成法。或掌或拳,望着就使;起落进退,变化无穷;是用智而取胜于敌也。”[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