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ID:31774817

大小:56.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1页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2页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3页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刘艳侠(安徽宿州市立医院急诊科234000)【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自木院2011年・2013年收治多发伤导致出现创伤性早期休克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其临床表现、抢救及护理措施。结果:经抢救护理后,患者动脉血压在30分钟・4小时内有明显升高,48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6.0%。结论:对于多发性早期休克患者除了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急诊处理抢救外,还应该注重临床护理措施,如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牛命体征以及采取有效措

2、施防止并发症出现等均是保障抢救顺利的关键。【关键词】多发伤早期休克临床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159-01随着人们户外活动逐渐频繁以及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人们受到外伤和事故等概率正在逐渐增加,而临床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也越来越常见,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有极高的致死率,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⑴。为深入了解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对木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木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

3、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18-58岁,其平均年龄为(37.5±3.刀岁。患者致伤原因如下:23例患者为交通事故、15例患者为尖锐物挫伤、7例患者为机器损伤、5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患者受伤类型如下:7例患者四肢损伤、9例患者骨盆损伤、11例患者胸外伤、5例患者开发性腹部损伤、8例患者闭合性腹部损伤、6例患者胸内出血、4例患者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吋候昏迷程度分别如下:17轻度休克患者例,19中度休克患者例,14重度休克患者例。1.2临床特点1.2.1神志表情患者出现创伤或者失血的早期阶

4、段,其机体的代偿功能还能够保持运行,因此神志一般保持清醒,精神会有紧张或者烦躁的表现;随着休克症状加重,患者机体开始进入失代偿期,其脑组织的供血开始减少,缺氧情况加重,此时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显示岀病情恶化。对患者的神志表情密切观察有重要意义。1.2.2生命体征休克患者的体温一般不高,如体温忽然升高则表示患者出现其它感染,需立即报告医生。大部分休克患者其呼吸频率还有幅度代偿性会有所增加,患者一旦呼吸加深或者变浅不规则的时候,则表示其病情有所恶化,需要进行及时的观察处理。在抢救过程中,对脉搏还有血压变化的密切观察是关键内容。休克

5、晚期对患者每间隔5分钟应对其血压测量1次,直到患者病情稳定为止。1.3抢救措施大部分创伤患者是因为大出血而导致出现休克,使用敷料加压包扎达到止血效果,在止血过程中关注受压迫部位的血运状况,注明扎止血带的吋间,每间隔30・60分钟就松开1次以避免肢体坏死状况出现;止痛。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患者疼痛过剧时可以给予杜冷丁达到止痛效果,剂量为50-100mg,给药方式为肌内注射,需要注意该药物可能引发的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或者胸部损伤伴随有呼吸困难的患者更应该谨慎使用;闭合性损伤内出血患者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除了要快速扩容纠正休克

6、之后还需要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诸如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1.4护理措施1.4.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口腔还有呼吸道的内分泌物以及异物清除干净,让患者头稍微后仰并偏向一侧,给药患者浓度为40%的氧气吸入,流量控制为每分钟2・4刃蔦如患者舌后坠的则使用舌钳夹,如有必要对其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吸入改善其缺氧的状态⑵。1.4.2预防早期并发症严重多发伤休克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有急性肾功能衰竭、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以及DIC等,具有极高的病死率。所以在围术期的时候需要加强监测还有管理力度,正确处理患者

7、的各种并发症,这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常规对患者进行无创体征监测之外,如有必要可以对患者进行有创的CVP以及MAP监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尽早发现,以指导液体复苏。如果尿量每小时不超过20毫升则应该小心会否出现肾功能衰竭。多发伤休克会导致患者止血不良,液体复苏应该加大以降低机体本身的凝血功能。如纤维蛋白原保持正常而PLT每升低于65×109的,可能为稀释性减少;如PLT指数每升低于50×109且还在不断下降,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活性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延长,则需要警惕是否出现DIC。2结果经抢救护理后,

8、患者动脉血压在30分钟・4小吋内提高到60-70mmHgo50例患者成功抢救存活共有48例,抢救成功率为96.0%,1例患者因术中失血严重,1例患者因术后多器官功能出现衰竭发生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